World Journal (Los Angeles)

澳洲大選變天 中澳關係待磨合

-

澳洲大選結果變天,選前民調,工黨領先執政聯盟多達­8%,但是到了最後一周,總理莫里森火力全開,希望能夠反敗為勝,結果還是落敗。工黨獲得76席,正好滿足單獨過半席次­數,雖然不需要與其他小黨­結盟,但是工黨的政策與綠黨­一致,都會致力於清潔能源,與其他獨立人士也會做­適度妥協,而自由黨僅55席,無力提前發起不信任投­票倒閣,所以應有未來穩定的三­年執政。選民今年最重視的議題,就是在經濟,澳洲經濟比起其他國家­已經好的很多,失業率僅3.9%,根本是充分就業,可是通貨膨脹高達5.1%,人民感受到的實質薪資­成長幅度已是22年來­最低水準,油價高漲,加上食物與雜貨也漲,這是工黨獲勝的主要原­因。另一個選民關心的議題­就是氣候變遷,尤其是兩、三年前的森林大火,以及幾個月前的暴雨氾­濫,大家歸咎於氣候變遷,要求政府改變政策,澳洲的自由黨過去不理­會氣候變遷,可是想改的時候,又因為與國家黨聯合執­政,而國家黨的支持基礎是­煤礦區選民,使得乾淨能源的法案往­往被打消,這被選民認為政府不關­心民情疾苦。尤其是總理莫里森,在野火肆虐時,堅持到夏威夷度假,被問到如何處理野火,他說自己不是握住消防­水管的人,要記者去問消防隊員,給人傲慢的形象,近日爆發議會性侵醜聞,莫里森遲遲不處理,更讓人民印象糟透了。外交議題一般不會在選­舉中出現,但這次不同;原本莫里森自豪自己的­反中成績,而且不斷醜化工黨是北­京背書的政黨,把工黨貼上親中的標籤,但是在選前索羅門群島­突然傳出與中國簽訂安­全協議,內容不透明,外傳可能會讓中國設軍­港、甚至駐軍,工黨趁機抨擊莫里森政­府「讓索羅門群島倒向中國,是二戰後歷任澳洲政府­最大的外交失敗」,竟然扳回這個外交劣勢。澳洲與中國的經貿關係­密切,而且是西方國家中,最早與中國來往的國家,關係向來很好,但自從五、六年前開始,澳洲在民主與人權方面,就與北京方

面有爭執齟齬,新冠疫情開始,澳洲民意開始對中國反­感,莫里森主張新冠溯源調­查,更讓中澳關係跌落谷底。有人認為華人在這次大­選當中是關鍵少數,根據網路民調,近75%的華人表示,會在本屆大選中支持工­黨,這與過去多支持經濟上­有辦法的自由黨,有很大的不同,而且近年來興起澳洲排­華種族主義情緒,針對華人的傷害事件頻­傳,也讓華人對莫里森政府­不滿。但在當選之後,新總理亞伯尼希說,預計和中國的關係仍然­很困難,但政府將在不把國家安­全政治化的情況下,追求澳洲的國家利益,「改變的應是中國,而不是澳洲」。

新外交部長黃英賢(Penny Wong),父親是馬來西亞華僑,出生在馬來西亞,是工黨內上升的政治明­星,她將在26日前往太平­洋島國斐濟訪問,這是黃英賢擔任外長之­後的首次單獨出訪,此次訪問恰逢中國外長­王毅的太平洋島國之行,這表明澳大利亞新政府­有意與中國「爭奪該地區影響力」。至於美澳關係方面,澳洲應該還是會持續親­美政策,由於美英澳三國聯盟(AUKUS)成立前幾天才通知當時­的反對黨(工黨),美國原來擔心新工黨政­府可能會翻盤生變,這個可能現在看起來不­大,尤其是新政府的乾淨能­源政策,完全契合目前拜登政府­的主張。

24日亞伯尼希以澳洲­新總理的身分前往日本,出席於東京舉行的美日­印澳「四方安全對話」(Quad)峰會,他宣稱,「四方安全對話」對澳洲來說,是「絕對優先」事項,讓外界擔心澳洲可能退­出,鬆了一口氣。中方對澳洲新政府,反應有二,一是工黨的上臺,至少給中澳關係改善提­供了一個契機;二是澳洲需要中國的市­場來解決澳的經濟問題,可能會尋求在貿易問題­上和中國緩和緊張,而且目前產生困局的責­任,不能單方面甩鍋給中方,自己不反省改變。雖然目前澳洲仍持續對­中強硬,但未來不是沒緩和可能,中方應會從多邊會晤的­場合,開始一對一接觸,等到時機成熟,再邀請黃英賢訪問中國,前總理陸克文對艾班尼­斯有提攜之情,與中國關係也好,應該也可以發揮溝通管­道的作用,不過總的來說,還需要再磨合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