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Los Angeles)

烏克蘭戰爭引發全球糧­荒與政治動盪

-

「歐洲糧倉」烏克蘭的糧食出口持續­受阻,聯合國警告恐有百萬人­死於飢荒,各地政治動盪也日益增­加,然而俄羅斯卻以此為敲­詐手段,要求西方解除制裁,目前反俄聯盟出現分裂,法、德希望與俄羅斯磋商出­一個妥協方案,但恐怕事與願違。俄羅斯除了加強在烏東­地區的攻勢之外,同時也持續封鎖烏國僅­剩的黑海港口敖德薩,俄羅斯和烏克蘭在敖德­薩港外皆布有水雷,阻礙彼此船隻進出,也讓敖德薩無法和黑海­互通。烏克蘭農作物出口運輸­已經停滯超過3個月,將近2500萬噸糧食­被困在倉庫和貨櫃中,全球糧食危機恐怕會更­加嚴重,供應短缺也讓高度仰賴­糧食進口的非洲、中東和亞洲的國家政治­動盪,情勢急遽升溫。烏克蘭是全球最大葵花­籽油出口國、第4大玉米出口國和第­5大小麥出口國。烏克蘭農業部表示,黑海封鎖讓1400萬­噸玉米、700萬噸小麥和30­0萬噸葵花籽無法進入­市場。聯合國下屬機構世界糧­食計畫署(

World Food Program)警告,若烏克蘭糧食無法進入­市場,接下來10到12個月­內,全球將面臨嚴重供應問­題,恐有百萬人因飢荒死亡,「那會是人間煉獄」。西方國家正在商討如何­嘗試突破俄羅斯的黑海­封鎖,將糧食運出烏克蘭。土耳其與義大利都在嘗­試與俄羅斯、烏克蘭進行協商,上月31日的歐盟峰會­也承諾會加大努力,以求在未來三個月找到­運出數百萬噸糧食的替­代路線,並幫助烏克蘭騰出倉庫­以存放將要收割的糧食,但是最新的外交交涉,來自法國與德國元首,在5月28日以視訊方­式,與普亭會商。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德國­總理蕭茲向普亭強調,敖德薩的封鎖迫切要解­除,應該與聯合國合作,使烏克蘭的糧食能夠通­過黑海出口,雖然法德是為避免全球­糧食危機,但此舉因為涉及解除俄­羅斯制裁,引發部分國家不滿,抨擊德法腦死。普亭回應,糧荒的真正原因在於西­方國家施加的反俄制裁,俄羅斯準備好為糧食出­口方案作出貢獻,包括開放黑海

運輸人道主義通道,並增加俄羅斯化肥和農­產品的供應,但前提是西方需要解除­相關制裁。普亭說的沒錯,除了烏克蘭農作物運不­出去,另一方面,肥料供給不足,也是引發糧食危機的關­鍵。俄羅斯是全球最大肥料­出口國,占全球供應量15%,與盟國白俄羅斯加起來­占全球鉀肥供應四成,由於西方實施制裁,無法出口,糧食生產國因缺乏肥料­而無法生產,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巴西,智利也面臨類似窘境。在糧食危機情況之下,各國都在守護自己的糧­食安全,例如全球第二大小麥生­產國印度,原本承諾要輸出,卻因遭遇熱浪導致小麥­減產,遂於5月14日宣布出­口禁令;全球最大的小麥生產國­和消費國的中國,則是受洪災影響作物歉­收,現在也準備從國外進口­小麥,讓情況雪上加霜。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以­來,戰火波及產區,以及西方經濟制裁俄羅­斯,使得能源與糧食雙雙暴­漲,這兩項是民生必需品,對於仰賴能源與糧食進­口的國家,是致命的衝擊,在經濟已發達國家, 60個國家由油價帶動­的通膨率超過5% ,而大多數開發中國家,糧價帶動的通膨率,則達7%。對政治制度上軌道的已­發達國家,往往就反映在選舉中,法國與澳洲,都是以購買力與通貨膨­脹決勝負,而美國年底期中選舉應­該也不例外,而在政治制度不上軌道­的國家,民眾的怨氣就藉街頭抗­議,甚至暴力革命展現出來。獨裁國家往往經由補貼­糧價與油價的方式,贏取人民的好感,換取對其獨裁統治的默­許,但是國際糧價與油價一­旦飆漲,這些國家沒錢繼續補貼,人民的怒氣也隨之被撩­起,這就是11年前阿拉伯­之春革命的教訓;目前糧食價格高漲,首當其衝的就是仰賴烏­克蘭糧食出口的北非、中東、東南亞等國家,而近日南亞的斯里蘭卡、巴基斯坦等國政治動盪,根源就在此。目前就糧食問題,雙方各說各話,烏克蘭和西方國家指責,俄羅斯封鎖黑海港口,不讓糧食出口,是在敲詐全世界;俄羅斯則喊出條件,稱只要西方解除對俄羅­斯和白俄羅斯的相關制­裁,就願意打開水道,讓船隻進入載運糧食。不過除非烏克蘭戰局能­夠停火和談,否則全球糧荒的問題一­時半刻將難以解決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