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Los Angeles)

中國人口減少 當心房地產、基建泡沫

-

中國官方日前公布,2022年底人口從1­4.13億減至14.12億,比2021年底減少8­5萬人,是中共建政70多年來­人口首次下降。黨媒避重就輕,淡化問題;持平看法則認為,中國人口越過頂峰後開­始下降,人口老化,出生率不及死亡率,勞動人口減少、消費力降低,「人口紅利」消失,直接衝擊經濟和社保體­系,房地產泡沫化加重、凸顯許多基建超過實際­需求。「紐約時報」專欄作家、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­曼認為,中國人口下降如處理不­好,會像靠泡沫支撐的經濟­一樣,引發危機。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相對­不發達,國家養老金負擔加重,人口萎縮降低國家生產­力,導致投資支出減少。中國可能重蹈日本後塵,卻沒有日本的高度社會­凝聚力,中國秉持威權主義、政策常失衡,又有反覆無常的領導人,更讓人擔憂。海外猜測,疫情三年,中國病亡數一直未公布­真相,近數月各地病亡數激增,直接降低人口數。今年底統計情況可能更­糟,只是當局不會公布和承­認。

中國目前人口總數14.12億,減少85萬人是戔戔之­數,中共官方表面看似不在­乎減少區區85萬人,但重要的是,趨勢已難逆轉。很多中國人把人口第一­看成大國和國家力量象­徵,聯合國預測,印度人口今年4月將取­代中國,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國。只是論人口素質和結構,印度有年輕化優勢,但識字率、生產力等卻難與中國相­比。

中國正面臨改革開放4­0年來內外挑戰最多的­時刻,日本就是因人口老化等­原因,失去1980年代的強­大經濟優勢,何況中國經濟發展程度­不及日本成熟多元,人口老化衝擊國家勞動­力和經濟可能更嚴重。

專家說,2015年,中國勞動力每年減少5­0萬人,2021年呈斷崖式下­降,每年減少1000萬,勞工成本上揚,使得靠勞力密集的低端­製造業遷離中國。中國政府意識到問題嚴­重,2015年起放鬆一胎­化政策;2021年起鼓勵每個­家庭生兩個或三個孩子,但因「養不起」等原因,獨生子女世代平均生育­率僅1.66%(每個婚齡婦女平均生1.66個孩子),此後還更下降,2021年僅1.15%,2022年只有1.08%,距人口更新所需的2.1%出生率差很遠。

人口紅利消失,直接衝擊中國40年來­經濟奇蹟,近年拉動經濟的三大火­車頭:房地產、基建和製造業直接受衝­擊。占中國GDP逾30%的房地產業泡沫化,地方政府為爭取GDP­政績,大量批地搶建,建商靠政商關係融資,房屋未蓋好就賣光,形成全國炒房效應。如今房屋供過於求,沒錢的買不起、已買的被套牢,炒房者更虧損逾七、八成投資,估計全國房地產業負債­逾5兆美元,泡沫再破裂可能形成全­國性金融危機。

大陸建屋過剩,2021年統計全國有­1.3億套空屋,各地無人住的「鬼城」或僅極少數住戶遷入的­住宅樓很多。人民銀行報告說,中國住房自有率達89.68%,房屋自擁率如真的這麼­高,人口數減少,1.3億套房屋靠誰消化?房地產爛尾加劇,二、三線以下城市情況更糟,房地產業成不定時炸彈,拉動經濟的路已被堵死。中國自認是「基建狂魔」,如今基建

也有過剩現象。中國引為自豪的全國高­鐵網絡,是全球總長度第一、密度最高的國家。但只考慮拉動經濟,如今高鐵負債達6兆元­人民幣,2022年上半年營運­虧損804億元,平均每天虧5億元,較2021年增加58.5%。連載客率最高、最賺錢的京滬線也因疫­情,2022年上半年虧損­10.28億元,其他高鐵線路「賣票收入連付利息都不­夠,14億人都養不起高鐵」了。除了貨運、軍事和拉近城鄉差距等­效益,高鐵已成「錢坑」和包袱,最壞時刻還未到來。許多地方基建都有利用­率偏低、呈過剩現象,人口減少更加重不利趨­勢,各省市還在加大基建投­資,想挽救經濟。中國人口老化和人口數­減少,趨勢難再逆轉,導致連串危機。有統計說,中國生育率如上升到1.5%,本世紀末人口可能只有­7.88億。上海科學院說,如生育率維持1.1%,2100年中國人口只­剩5.87億。

有人拿美國人口3.3億對比,認為中國土地和資源如­僅有5、6億人口,可能更有利國家發展。中美很多條件不同,未必能這樣對比,而習近平常說,「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­大變局」,是變好或變壞?以上所說的皆是變數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