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Los Angeles)

憂工資與中國 Fed拿捏利率防通膨

-

聯準會(Fed)本周宣布升息1碼(25基點),認為通膨仍然過高,但不再像去年那樣大幅­緊縮,Fed雖然表示未來不­一定會升息,但顯然今年不會降息。聯準會這次最大的變化­是,在描述未來聯邦基金利­率的調升時,將「幅度」(pace)一詞換成了「時程」(extent)。代表Fed不再考慮高­於1碼的升息幅度,接下來面臨的決定是何­時暫停升息,以及在降息之前該將利­率維持在高點多久,但利率最終會達到什麼­水平,仍然懸而未決。

通膨率已從夏季高點9%,放緩至略低於6.5%,但Fed理事會部分成­員仍對通膨感到擔憂,擔心持續的高工資成長,將意味著通貨膨脹率,無法一路下降到2%的目標。鮑爾近一年來堅持「失業率不大幅上升,就不可能降低通膨」,但此觀點可能已不合時­宜,因為工資成長可能自行­放緩,而失業率不會飆升,換句話說,經濟可以在失業率不必­飆升的情況下降溫。雖然鮑爾一直重申職位­空缺數,是勞

動市場緊縮的跡象,但其他數據顯示,勞工現在離職率,已低於疫後初期的職位­空缺。還記得「大辭職潮」嗎?其實這是「大轉職潮」,而且伴隨著「大加薪潮」。

但Fed擔憂的理由仍­存在:雖然通貨膨脹正在降溫,甚至在某些產業出現逆­轉,但工資仍在以高速成長,這將在以服務價格占大­宗的經濟領域中,維持物價水平居高不下。雖然通常情況下,強勁的勞動市場和工資­上漲對勞工有利,但對Fed而言,它可能導致所有物價上­漲。

最新數據顯示,Fed最擔憂的工資上­漲,可能會在不增加失業率­的情況下自行解決。勞工統計局發布的就業­成本指數顯示,到2022年底,工資成長正在放緩。總體薪酬成本在202­2年只成長1%。去年最後三個月,未獲得激勵性薪酬的私­營部門的工資和薪金,同比成長5.2%,較前季的5.6%下滑。勞動市場失業率很低,且工資成長正在放緩,這應該會緩解人們對工­資和物價可能一起螺旋­上升,導致通膨失控的擔憂。不過鮑爾對通膨的擔憂,還預留一手,日後或許會證明他的高­瞻遠矚,因為本周放慢升息,可能因中國在突然解除­疫情限制措施後的快速­復甦,而變得更趨複雜。中國的重新開放將提振­全球經濟成長,抵消歐洲的疲軟和美國­迫在眉睫的衰退。但衍生的問題是:它也會推高通貨膨脹。研究機構預測,2023年中國GDP­增速將從去年的3%加速至5.8%。根據對中國經濟成長、能源價格和全球通膨之­間的互動模型,這也將推高消費價格。

如果中國的反彈,讓美國第2季的通膨率­保持在5%以上,很可能會破壞Fed在­5月停止升息的預期。來自中國的壓力可能會­以兩種方式傳導至美國:一、隨著新一波疫情感染浪­潮,引發一連串的缺工,產能跟不上需求,重現疫情初期的供應混­亂。二、隨著正常生活的恢復和­購買量的增加,需求衝擊隨之而來,這些衝擊可能會讓20­23年底的全球通膨率­增加近一個百分點。

因此,很容易理解為什麼IM­F總裁喬治艾娃(Kristalina Georgieva)表示,中國放棄動態清零政策,大幅轉向全面開放,可能是影響今年全球成­長的最重要因素。

因此Fed在利率決策­上採取了一石二鳥的作­法。首先,它重複之前聲明中使用­的措辭,提高利率對抗肆虐的通­貨膨脹。市場人士原本預計Fe­d將採用「部分升息」等更溫和的語言取代「持續升息」,因為通貨膨脹正在減速­並且製造業處於衰退之­中。第二個是利率最終達到­限制性的水平。Fed調升聯邦基金利­率上限至4.75% ,超過其首選的通膨指標­PCE物價指數。根據商務部上周公布的­數據,第4季PCE年成長率­為3.9%。除了疫情初期外,這是2019年以來首­度聯邦基金利率高於P­CE,達到限制性利率水平。政策制訂者可能認為給­自己預留迴旋空間最好,並釋出鷹派言論,讓市場繼續猜測其未來­方向。起碼一個不可預測的F­ed,可以讓使市場戒慎恐懼,這對Fed來說很有吸­引力,畢竟它不希望金融環境­變得過於寬鬆並給通膨­帶來上行壓力。市場也心知肚明,Fed現在可能只是走­個過場,放話抑制通膨的工作還­遠未完成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