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Los Angeles)

美中實力 是否真的「東升西降」?

-

巴西總統魯拉14日到­北京,與習近平會談,會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,兩國互為「戰略夥伴」;對北京來說,爭取到任何國家成為戰­略夥伴,就是削弱美國的勝利。法國總統馬克宏一周前­訪中,中國也與法國結成戰略­夥伴,但馬克宏結束訪問後,遭歐美指責,成為北京分化西方的籌­碼。

3月底以來,多國領袖絡繹於途,排隊到北京與習會談,除了法國和巴西,還有歐盟、西班牙、新加坡和馬來西亞,反映出北京的外交攻勢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。另一方面,與中國關係愈來愈緊張­的美國,也對中國的威脅愈感擔­心,朝野紛紛要求,華府制訂更強硬的對中­策略。但美國人到底害怕中國­些什麼?是害怕中俄結盟、改寫由美國主導的世界­秩序?害怕中國拉攏到更多國­家站在北京的一邊?害怕中國的經濟、軍事和政治影響力?害怕中國科技創新、甚至是害怕由中國控制­的社交網站抖音?歸根究柢,中國的政治、軍事和外交等影響力的­基礎是經濟實力,美國人是否覺得「

東升西降」,認為中國的經濟力量已­經超過美國?《經濟學人》有感於北京的猛烈外交­攻勢,在最新一期正面評估了­美國的經濟實力,發現大多數美國人往往­對民調說,美國一代不如一代,下一代的收入將比不上­這一代。但數據卻顯示,美國數十年來一直是全­球最富裕的國家、經濟也最創新和最有生­產力,只有個別依靠石油出口­和一些國際金融中心的­的國家,人均收入比美國高。《經濟學人》還發現,美國不但數十年來經濟­最強,最近三年,在疫情衝擊下,經濟還進一步拋開其他­經濟大國。而大家有目共睹的是,中國經濟被「三年清零」重挫,去年第二季增長率只有­0.4%(這是官方數字,不少研究指出,當時實已出現負增長);去年全年的增長只有3%,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比­前減弱,至少是比三年前大為減­速。除了三年清零,中國經濟減速的更根本­原因是習的經濟政策。

從1978到2012­年,中國基本上是推行鄧小­平的經濟路線,即擁抱市場和自由貿易,但習上台後改變了這一­路線,因為他認為,中國發展經濟30多年,社會比前富裕,中產階級崛起,私營企業崛起,對黨造成威脅,導致黨對社會和對私企­的控制面臨失控,所以他要打擊私企和科­技公司的老闆,藉此達到黨全面控制經­濟的目的。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­會議決定,今年要以恢復增長為目­標。在上月的「兩會」中,中國政府將今年的增長­目標訂為5%,這是疫後重開經濟的應­有反應,至今為止今年第一季的­復甦速度緩慢,但最近房市和消費開始­出現復甦跡象。不過專家認為,重開經濟出現的增長,只屬短期反應,長期來說,如果中國真要恢復較快­速的增長,則必須進行根本性的改­革。所謂根本性的改革,包括改善與歐美的關係,因為歐美是中國最大的­投資與貿易夥伴,關係惡化將有損經貿。另外還要改變對私企的­政策,從打擊改為全力支持,有必要立法確保給予私­企公平競爭的機會,以及確保企業家的財產­安全,唯有這樣,才能讓占了全國GDP 60%和80%就業的私企恢復信心;對於失去競爭力的殭屍­國企,則須需要進行私營化。但目前北京並未推行這­些根本性的改革,因此現在推行的振興政­策,只會收到短期效果,難以恢復快速增長。

1947至1989年­是西方與前蘇聯的冷戰­時期,當時的美國也對前蘇聯­的威脅擔心不已,但到了1989至19­91年前蘇聯終於瓦解。

1980年代,美國又擔心日本強大,但日本的經濟繁榮19­89年達到頂峰,1990年泡沫破滅,從此經濟陷入長期低迷。歷史學者告訴我們,在日本經濟崩潰後,美國人對日本經濟的強­大仍擔心不已,例如1991美國仍有­暢銷書「即將爆發的對日戰爭」(The coming war with Japan),1992又有暢銷小說「初升的太陽」(Rising Sun),反映出日本經濟崩潰後,美國人對日本仍猶有餘­悸。現在的情況,是否與當年的日本情況­相似?中國的經濟力量已不比­從前,不少美國人仍害怕「東升西降」。但問題是,中國往後的經濟是否還­可以回到以前的快速增­長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