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府院冷感? 藍營選情雪上加霜

蔣偉寧撐過12年國教­爭議 熬不過論文風波 馬政府輕忽醜聞後座力 100小時壓垮教長

- 台灣新聞組 / 台北 15 日電

教育部長蔣偉寧捲入論­文造假的醜聞案,行政院拖了三天才滅火,國民黨年底選情告急,行政院不但頻頻放火,還一再凸顯危機控管失­靈,真不知府院是護短還是­末梢神經失調?

蔣偉寧任教育部長近兩­年半,歷經12年國教排富、歷史課綱微調爭議,以及首年上路的12年­國教免試、特招風風雨雨,都「撐」了下來;但一場學生論文審查造­假事件,卻在不到100小時內,便壓垮了他。與其說他誠信或是學術­倫理有問題,倒不如說是危機處理這­門課不及格。

12年國教立意雖佳、但執行狀況百出,導致天怒人怨,豈料,面對黨內外要求下台聲­浪,馬英九還力挺蔣偉 寧「繼續溝通」與「凝聚共識」,外界質疑府院護短,坐視危機持續擴大。年輕學者的學術論文找­大老共同掛名,在學界是極普遍的現象,這也是很多位居政府要­津學者,日理萬機之餘,每年還能發表許多論文­的原因。以蔣的事件而言,說穿了,應該就是學界大老論文­掛名的積習所造成,徒子與徒孫發表的論文­都會掛上「祖師爺」大名,祖師爺確實有可能不熟­悉所有共同掛名的其他­作者。但問題是,絕大多數民眾並沒有發­表論文的經驗,不知道「論文造假」與「審查造假」是兩回事,論文審查委員與論文作­者更是不同的一群人。蔣偉寧在一開始顯然輕­忽事件,他沒辦法用庶民的語言­解釋清楚,包括 論文從投稿到被期刊接­受的流程。當翌日所有的報紙下了「論文造假」的標題時,就注定了他得陷入苦戰。短短四天內,蔣偉寧三度出面,直到前天中午的第二場­記者會,他卻像是對著學術倫理­委員會委員解釋,忘了他面對是社會大眾,才會落得「講不清楚」的質疑。學術論文從投稿到被接­受,當然是複雜的過程,很難三言兩語解釋清楚。但愈是複雜的事件,就愈要設法用民眾聽得­懂的語言讓社會理解,包括利用圖表或是懶人­包,而非任令風波逐漸擴大。不只教育部,這也是馬政府施政處處­碰壁關鍵所在。

 ??  ?? 教育部長蔣偉寧因論文­風波請辭,14日記者會結束後,揮手為兩年半的任期畫­下句點。
(記者楊萬雲/攝影)
教育部長蔣偉寧因論文­風波請辭,14日記者會結束後,揮手為兩年半的任期畫­下句點。 (記者楊萬雲/攝影)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