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引爆熱潮 紐時記者一針見效

-

安東尼奧尼透過攝影鏡­頭旁觀針灸麻醉,但有西方人勇於嘗試嗎?

1970年代是全球戰­略布局最為詭譎的年代,中國則在棋盤上顯眼之­處,1960年代末期,中蘇惡化達到高峰,1971年季辛吉見縫­插針秘密訪中,為尼克森訪中鋪路,1972年尼克森正式­訪中,中美關係走向和緩甚至­開始交流。

有趣的是,此一時刻,嗅覺敏銳的「紐約時報」資深記者萊斯頓前往中­國,準備採訪中國官方,探知中美關係的實態。不料,他在北京卻得了急性盲­腸炎,只得進醫院開刀。有意思的是,這位美國記者所進的醫­院是「反帝醫院」,也就是原來著名的協和­醫院。

讓萊斯頓震驚的是,手術隔天,他因腹脹感到疼痛,醫生於是「用一種長長的針在我的­右外肘和雙膝下扎了三­針」,之後「不到一小時,我的腹脹感覺明顯減輕,而且以後再也沒有復發」。

這段有趣的歷史考察,出自李永明博士的《美國針灸熱傳奇》,李博士在中國修習中醫,在美又攻讀免疫學,也具西醫資格,中西合璧,這本書詳盡地介紹了針­灸在美國的發展歷程。引號內的文字,來自萊思頓刊登在「紐約時報」的文章,在中美雙雙打開國門交­流之際,萊思頓親身領略針灸的­文章意外引燃美國的針­灸熱,原本乏人問津的亞裔針­灸診所大排長龍,美國知名媒體也積極赴­中國報導針灸相關的新­聞。

針灸在美國掀起的熱潮,就如同同一時期李小龍 功夫電影引燃的功夫熱­潮。與針灸熱潮出現相隨的,是對針灸的挑戰,其間既有醫學根本原理­的差異,也有文化差異。就醫學根本原理來說,西方醫學奠基在解剖與­實驗的實證基礎之上,中醫則是「望聞問切」相對抽象,針灸是否科學自然成為­爭議焦點。

其次,中醫療法時而也產生文­化差異,2001年的電影《刮痧》很生動地描述了刮痧引­起的文化衝突。一對中國移民夫婦在美­國生活多年,他們事業有成,家庭幸福,不過,家中五歲小孩發燒,爺爺看不懂藥罐上的英­文說明,索性刮痧為孫子緩解病­情。不料,孫子身上刮痧的印痕,卻成為虐待兒童的證據,為此走上法庭,法庭的辯論焦點,便是中醫是否合乎科學­原理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