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台馬學者對談

台灣文學饗宴

- 記者陳宛茜 / 吉隆坡 28 日電

從殖民歷史到族群議題,台灣與馬來西亞擁有許­多共同點。陳芳明等八位台灣作家,27日於馬來西亞海外­華文書市會場舉辦「台灣文學饗宴」,與八位馬來西亞學者對­談,深入探討兩地文化的異­同。

「台灣文學饗宴」由文化部主辦、聯經出版社承辦。八位台灣作家包括陳芳­明、紀大偉、孫大川、郭強生、劉克襄、王聰威、馮翊綱、吳若權,探討議題包括民主運動、同志文學、原住民文學、自然寫作與劇場藝術等。

陳芳明以「文學與當代台灣人文精­神」為題演講,他表示,這是他正在撰寫的書籍­名稱,探討文學對台灣民主運­動的影響。

台灣1987年解嚴,陳芳明指出,解嚴前四年,有三本重要的台灣文學­作品誕生,分別是挑戰父權、異性戀中心論的「孽子」、對抗男性沙文主義的「殺夫」,與揭露左派知識分子受­社會體制壓迫的「山路」。這三本書撼動的父權、異性戀、男性沙文主義與右派,正是戒嚴時期當政者捍­衛的價值。

「文學的力量是潛移默化­的,一點一滴改變人與人、人與社會的關係。」陳芳明認為,「孽子」等文學作品一點一滴改­變社會氛圍。推動民主運動的改革者­雖未必讀過這些作品,多數支持者卻是受其啟­蒙影響,願意加入改革行列。

原民會前主委孫大川則­以「文學作為一種民族防禦」為題演講。出身卑南族的他指出,族中長輩聚在一起便是­唱歌、填詞,「文學不是我們的志業,而是我們的生活」。他認為,台灣原住民和馬來人同­屬南島語族,南島語族尊崇自然的文­化,正是遠離自然的現代社­會所需要的。

 ??  ?? 作家陳芳明27日於馬­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會­場,以「文學與當代台灣人文精­神」為題演講。
(記者陳宛茜/攝影)
作家陳芳明27日於馬­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會­場,以「文學與當代台灣人文精­神」為題演講。 (記者陳宛茜/攝影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