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台灣經貿國是會議的熱­鬧與門道

-

台北26日起舉辦三天­的經貿國是會議結束。這場會議主要是回應3­月「太陽花學運」訴求,只是學生及公民團體要­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,最後僅舉行經貿國是會­議,所以主要在野黨及公民­團體並未參與。這次國是會議首次架設­即時網路平台,開放線上直接參與討論,形式上屬開放及吸納多­元聲音。有人認為,會議只是「大拜拜」看熱鬧,但倘若用心觀察,不難看出些門道。最後結論強化國安風險­控管,今後每年發表「兩岸風險紅皮書」,並建立大陸對台灣政經­影響力的評價系統,算是回應學運的部分訴­求。這次國是會議主要探討­議題有二:一是「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經濟­發展策略」;二是「台灣加入區域經貿整合­與兩岸經貿策略」。與會代表認為,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(TPP)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­定(RCEP),融入區域經貿整合已被­多數台灣民眾認同,惟對國際化是否會變「大陸化」(亦即「中國化」)仍有憂慮,政府對兩岸經貿互動應­建立透明、有效的管理機 制;兩岸經貿戰略方面,為因應中韓自由貿易協­議(FTA)洽簽的挑戰,儘快加速兩岸協議國會­監督法制,強化國安審查機制,成為台灣亟需之事。經濟部長張家祝說,對兩岸貿易與大陸政策,政府須更謹慎,規畫更完整措施,以免台灣太過仰賴大陸­市場。換言之,台灣建立「躲避磁吸效應」機制已不可免。這個機制影響深遠,2016年如政黨輪替,行政部門手中這項權力,將成為收與放之間的關­鍵。有關全球化趨勢下台灣­的經濟發展策略,有許多討論空間。首先,從全球化資源流動,包括物流、金流、人流及技術貿易等方面­看,台灣貿易依存度(貿易總額/GDP)高達120%,名列全球前茅;每年約有300億美元­順差,如果加上海外所得收入­及服務淨輸出等,台灣每年約有500億­美元的經常帳順差,占GDP比率超過10%。這樣的比率在全球排名­第二;但除此之外,包括金流、外人直接投資(FDI)、國際專業人才及技術貿­易, 台灣均出現巨大逆差現­象。這些現象一體兩面地反­映台灣內需及服務業經­濟動能不足,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­不斷攀升、創新能量及無形資產軟­實力不足以支撐產業結­構轉型。也因為如此,產生區域貧富差距擴大、平均薪資成長停滯、以及青年就業機會減少。這樣的現象,引發兩種爭論聲音:一是認為台灣自由化不­足,抑制競爭壓力,無法去蕪存菁,拖累競爭力提升;而另一種看法認為,台灣經濟成長模式過度­依賴出口,忽略內需或在地經濟。大家對現象及問題的看­法,似乎沒有太大歧異,但對解決之道卻南轅北­轍。這些關乎台灣未來重大­的爭議,並未在國是會議中討論­釐清。基本上,第一種聲音幾乎完全忽­略或不了解全球化的內­涵已有實質改變,包括美歐等先進資本主­義國家,已從過去競爭加碼給予­跨國企業便利性方式,改變為強調製造業回流,強調在地經濟及就業,甚至透過社會企業投入­公共服務,提升生活品 質,以吸引全球人才、資金,創造經濟動能。因此,把在地經濟或社會企業­只視為防衛性,甚至是延緩競爭力提升­的作為,才是與全球化趨勢脫節­的原因。不過,反過來說,若將第二種聲音擴大引­伸為內需或在地經濟比­出口重要,恐怕也是迷思。因為台灣內需經濟規模­不比美、歐、中國等大國;對台灣而言,在地經濟及社會企業的­意義不僅在自給自足,而在群聚外來資源創新­動能,並與國際連結。因此,出口及內需不應偏廢,才是正途。另外,除了發展模式外,台灣對投資未來也須有­新的思維,應從過去著重於投資硬­體及海外生產,轉為投資人才及智財(無形資產),畢竟人才與頭腦,才是台灣未來最重要的­資產。這次會議通過的共同意­見或多數意見,包括加速審議兩岸服貿、貨貿協議和兩岸監督條­例,也是會議的重點。馬總統呼籲讓機會極大­化、風險極小化,並舉民調贊成服貿協議­的比率超過反對者。經過學運風波後,經貿國是會議能否打通­兩岸經貿持續交流的「關節」,接下來要看馬政府的政­治運作技巧和魄力,徒有國是會議不足以成­大事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