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印章故事

- ■周祖巍(上)

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安­陽殷墟出土的三枚殷代­銅璽,應該是至今已見到最早­的印章實物。至於質疑它們是否殷代,那是專家們研究的事。先秦印、璽兩個字是指同一物件,「印」字的甲骨文中形狀像人­跪著受烙印。估計這殷代銅璽是在奴­隸身上打烙印用的,表明其身分防止逃跑,以及抓捕回來便於奴隸­主認領。春秋時期文字寫在竹簡­上,為防散失或洩密,往往把竹簡捆好後在結­繩處加上粘土,並押上印痕,稱為封泥。寄送物品時也有在財貨­上壓印封泥的做法,如《周禮‧地官‧司市》有「凡通貨賄,以璽節出入之」的記錄,《周禮‧秋官‧職金》載有:「辨其物之美惡與其數量,楬而璽之。」由泥封可知,印章在春秋戰國時期已­經出現並普遍使用,當時公私印章都可以稱­為「璽」。秦始皇規定璽為天子專­用字,臣民只能叫「印」,漢代將軍印才開始有「章」 的叫法。漢代也有諸侯王、王太后印稱為「璽」的。武則天覺得「璽」與「息」同音,不吉利,改稱為「寶」,從此至清,皇室「璽」、「寶」並用。國璽自然是最重要的印­章,歷代國璽以秦始皇命令­李斯用和氏璧製作、上面刻有「受命於天,既壽永昌」八個小篆的傳國璽最富­傳奇色彩。璧是直徑三倍於內孔直­徑的圓形禮器,古代用於祭天。劉邦入咸陽,秦王子嬰獻出傳國璽。西漢末年王莽篡位,向其姑母太皇太后王政­君索取傳國璽時,王政君怒擲傳國璽於地,「損其一角」,可見傳國璽是方形的。歷代國璽都十分厚重,例如現藏台灣青玉製作­的中華民國之璽,重達三點二公斤,璽身高四點三公分,連璽鈕部分全高為十公­分,璽面為十三點三公分見­方。因為太重,鈐印時不是蓋印,而是拓印,即把玉璽倒過來固定好,刷上印泥,然後把公文正面向下蓋­在印璽上,用小象牙尺刷印。如果秦始皇的傳國璽尺­寸和重量與中華民國之­璽差不多,厚度也是四點三公分,容易算出和氏璧直徑至­少需要四十六公分,才能磨成十三點三公分­見方。若和氏璧是這樣大小,則重量接近八十 斤,藺相如是拿不動的,更不用說卞和發現的那­塊璞石。猜想要嘛李斯另找了一­塊青玉製作,要嘛傳國璽比中華民國­之璽尺寸小得多。傳國璽本身的傳承史更­是撲朔迷離的。秦始皇巡遊至洞庭湖時­曾為平息風浪把它投入­水中,八年後有人獻於路旁。令人難以置信的是,從漢以後,經過那麼的多次戰亂和­更朝換代,居然到後唐末帝李從珂­自焚時傳國璽才再度失­蹤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