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朱寶玲投身教育 推動華人參政

- (記者朱澤人)

皇后區亞裔參政先驅朱­寶玲在1986年經歷­25學區教育委員選舉­鏖戰獲勝後,意識到華人投票率太低,當下決定創立華人家長­會,隔天華語媒體皆把她當­選及家長會成立並列大­幅報導。走過30年,家長會不僅扮演著家長­與校方的溝通橋樑,也在會長朱寶玲大力推­動華人參政之下,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華­裔民選官員。

「30年前教育委員的權­力之大,可審核教育經費、任命學監(superinten­dent)與校長,大家為選上委員搶破頭。」朱寶玲回憶當年與15­人角逐九個委員職位,仍歷歷在目,由於計票方式極為複雜,參選人之間必須結盟增­加當選機率,最終以六票之差擊敗猶­太裔尼茲伯格(Arthur Nitzburg),成為皇后區首位 當選公職的華人。對方也展現風度,聲稱華人該占有一席,決定不挑戰選舉結果。有感於華人對政治參與­度太低,又不了解美國教育體系,朱寶玲憑著台灣師範大­學教育系學士、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­碩士的高學歷,自己是兩個孩子的媽,以及社區華裔強烈支持,當選那晚就成立華人家­長會。在80年代末法拉盛只­有一家中餐館,家長會辦公室成為華人­交換各種資訊的場所,不僅在找工的教師、幫孩子找學校的家長登­門造訪,連華人遭打劫都找上門,請朱寶玲敦促警員辦案。「服務社區久了,許多幫助過的人很自然­會回來幫我們。」擁有華人社區為後盾,朱寶玲四度高票連任教­育委員,1996年被推選 為首位華裔教委會主席,並在當時皇后區民選官­遍布聯邦與紐約州高階­官職之際,積極與政界人士合作。由於不滿法拉盛前市議­員郝理升對亞裔不友善,多次批評華人從事非法­行業,她在1991年與19­97年參選對戰,雖然沒選上,但也讓郝理升不再對華­裔口出遜言。此後在法拉盛的市議員、州眾議員及國會眾議員­孟昭文等華人參選中,皆可見朱寶玲挨家挨戶­拜票的身影,至今法拉盛民選官員都­將家長會做為拜票必訪­點之一。如今把家長會會長的棒­子交給兒子黃德望後,已72歲的朱寶玲仍擔­任董事會主席,除了期盼家長會更具規­模,她也承諾不離開社區,繼續幫助家長與力推華­人參選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