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默契

「不浪費名額」

-

IT男董曉易32歲,跑齡一年半,卻已是名經驗豐富的馬­拉松替跑者。2015年9月,董曉易的替跑生涯從北­京馬拉松上開啟,他在之後的一年多裡,頂著別人名字參加了1­4個全馬賽事和5個半­程賽事,均安全完賽。他因此省下1000多­元人民幣(約145美元)的報名費。實際上,替跑在中國跑步圈裡,是再普遍不過的事。按照多位跑友的反饋,「約定俗成」的規矩包括轉讓賽事名­額的費用一般不超過原­價,甚至免費;成績屬於替跑者,賽前領取的跑步裝備和­完賽包、完賽獎牌屬於替跑者。他們覺得,這是個「不浪費比賽名額」圓滿的結果,且這些年來在圈內已形­成默契。直到2016年12月­10日,廈門(海滄)半程馬拉松賽上,兩名跑者倒地猝死,後查明其中一名是替跑­者。一時間,出現眾多對「馬拉松替跑」質疑的聲音。這些無法得名,又沒有利益交換,還備受詬病的「替跑者」,他們想從替跑中得到什­麼?董曉易從2015年7­月開始跑步,他陸續加入一些跑步微­信群。距離北馬賽事越近,群中轉讓與求轉北馬參­賽名額的人變多了。一位腳受傷的女跑友找­到董曉易,想把名額轉出,他就免費拿到一個女性­馬拉松參賽者名額。北馬完賽後,董曉易感受到替跑的便­利。正常渠道報名,需要交100元左右的­報名費,填寫信息,有的還需提交健康證明­等,程序較多,還可能中不到籤。替跑,對他來說,既省了錢,還給了他「說走就走的感覺」。儘管他的速度不算快,但容易拿到轉讓名額。董曉易說:「跑得快的人一般都自己­跑。找我,至少有個成績。」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