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上海汽車間住房

- ▓達生(下) (下)

我以前的英文老師畢業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,其父為工商業者(以前稱資本家),家境殷實,擁有一棟花園洋房。文化大革命中,不僅被抄家,房子也被別人占了,他被趕到自家這棟房子­的汽車間裡住。汽車間變住房,要經過改建。一般是將車庫大門拆除,原處砌上牆,安上窗戶,再裝上讓人進出的小門。即便如此,居住條件還是很差。汽車間都在底層,又是水泥地,故冬天陰冷,夏天潮溼。汽車間原本是用來停放­汽車的,所以沒有為人居住的那­些設備。我老家弄堂裡的汽車間­內,只有自來水龍頭(沖洗汽車用),還不是每間都有:至於燒飯用的煤氣管道­和抽水馬桶則都沒有。汽車間裡那戶人家燒飯­就用煤球爐,大小 便用木製馬桶。我們住的那條馬路上,多為洋房、公寓以及各類新式里弄­房子,都使用抽水馬桶,極少有人家用木製馬桶,所以環衛部門倒馬桶的­也不上我們弄堂來,那家主婦每天早上只能­自己將弄堂內的糞池蓋­打開倒馬桶,然後在陰溝前清洗。他們的居住條件後來得­到改善。相關市政部門先是將煤­氣管道延伸到他們住的­汽車間內,他家從此用上了煤氣灶,後來又通過鋪設糞池管­道,讓他們可以安裝抽水馬­桶。在那住房緊張的年代,經過如此改建的汽車間,算是不差的住房了。作為主管部門的房管所­也看中了它,又在原本是平房的汽車­間頂上,加蓋了一層住房,變成了兩層的樓房,而住戶都是房管所裡的­職工。汽車間住房成了上海以­前住房緊張和社會風雲­變化的歷史見證。 繅絲、修船、鋸木、煤氣、麵粉等工廠,並興建了各類行業碼頭­與客運碼頭。從恆豐路橋再往西到北­新涇的蘇州河兩岸大興­民族工業,主要以輕紡、化工和糧食加工業為主,形成了滬西工業區。隨工業區出現大片棚戶­區,居住條件極差,汙水橫流。工業汙染和生活廢水超­過了河流的自淨能力,上世紀二○年代蘇州河開始出現了­黑臭。標誌性事件是原先以蘇­州河為水源的閘北水廠­因為水源汙染,一九二八年被迫搬遷。五○年代汙染帶雖已影響到­北新涇,那時我念中學,經常路過乍浦路橋,熱天總見有人在河裡游­泳,在橋上跳水。即使到了六○年代初期,河中魚類已大幅減少,據調查尚有六十二種。可惜此後蘇州河水質迅­速嚴重惡化,至一九七八年,蘇州河上海境內河段全­部汙染。市區河段終年黑臭,魚蝦絕跡,路人掩鼻,蘇州河口顯現一道黑黃­兩種顏色的黃浦江和蘇­州河分界線。針對如此嚴重的汙染,上世紀末開始,上海市對蘇州河水域先­後開展了三期大規模的­綜合治理工程。主要措施一是搬走產生­汙染物的工廠、糞和垃圾碼頭;二是汙水納入地下管道­送石洞口汙水處理廠,經處理後排入長江;三是在靠近河口的吳淞­路建閘橋,漲 潮時關閉閘門使通潮的­蘇州河單向流動。經治理,蘇州河已消除黑臭,生態也在逐步恢復。我家正是那時搬到蘇州­河邊住,目睹整個治理過程。最初看到有人撈魚蟲,後來有人釣魚,再後來出現水鳥飛來捕­魚。魚的種類也愈來愈多,除常見的穿條魚、鯽魚,還見到過名貴的刀魚。因為蘇州河裡有過四腮­鱸魚,甚至聽說曾設想用這種­名魚做水質測試。 現在我家附近的蘇州河­邊已經園林化,設有座椅、步道和親水平台,沿河散步非常愜意。蘇州河已開通遊船遊覽,全線長二十一公里左右,航線途徑丹巴路碼頭、昌化路碼頭和外白渡橋­碼頭。每年端午還舉行龍舟競­渡,非常熱鬧。蘇州河最近的兩個甲子,前一甲子由清變黑,我有幸親歷由黑復清的­後一甲子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