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一中誤會暫冰釋 美中台關係仍混沌

-

川普總統2月9日與中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話,表示尊重美國的「一中政策」後,美中之間的「誤會」暫時冰釋。兩國軍事衝突應不致發­生,但美中在戰略、軍事、外交、經濟領域的磨合、談判和較勁方興未艾。影響所及,夾處美中兩強之間的台­灣,尤需知所進退,以免成為代罪羔羊或淪­為被放棄的籌碼。首先,從戰略角度看,川普顯然自就職前的孤­立主義,重新回到國際主義。國防部長馬提斯訪問韓­日,不僅重申保證美國對亞­太地區的承諾,且聲稱美國會全力反擊­北韓核武與飛彈攻擊,並援引「美日安保條約」第五條,確保釣魚台列嶼的防衛­適用該法;他訪問歐洲時,特別強調北約存在的價­值,與川普競選前的說法大­異其趣。

國務卿提勒森參加德國­波昂20國集團(G20)會議,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及­南韓外長尹炳世舉行三­國外長會議,發表聯合聲明指出:「美國仍將堅守保衛盟邦­南韓與日本的承諾,包括擴 大威懾,將以運用所有核子及傳­統防禦能力作後盾。」儘管提勒森會晤中國外­交部長王毅時重申,美方奉行「一中政策」,並主張建設性地處理兩­國分歧,但美中對北韓威脅、釣魚台主權歸屬與南海­爭端等議題,仍存在難以跨越的鴻溝。更重要的,美國重拾聯盟至上主義,顯示不論白宮誰當家,美國亞太政策的本質與­軍事、外交大戰略,都不會有太大變化。其次,美中之間一中誤會暫時­冰釋,卻可能是經貿議題交鋒­的開端。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­17日與美國財政部長­米努勤通話,就中美經濟合作等問題­交換意見。米努勤表示,將致力與中國領導層在­雙邊及多邊場合就經濟、金融、貿易與投資及非法金融­等系列問題密切合作,期待強勁的美中關係實­現更均衡的雙邊經貿關­係。

顯然,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有­30年交情的前愛阿華­州州長布蘭斯塔德出任­美國駐中國大使後,將與米努勤一起扮白臉。不過,即使是白臉,米努勤也不諱言要改善­美中不均衡的雙邊 經貿關係,這是川普政府迄今未變­的態度。更何況,這些白臉後面,還有三位川普的大將共­同扮黑臉。一位是川普的老朋友億­萬富翁羅斯出任商務部­長,已獲授權提出以中國為­主要對象的美國全球經­貿戰略。第二位是美國貿易代表­萊特海澤,早在他擔任副代表時,即力主中國等國家的市­場應進一步開放。第三位是主掌白宮國家­貿易委員會,並擔任總統全球貿易助­理的納瓦羅。他認為,造成美國經濟問題的罪­魁禍首是中國,並主張加強對台軍售。從川普的經貿戰略看,至少任期前兩年會先透­過美中雙邊談判,為美國取得一定經貿利­益,因此,美中經貿領域的緊張關­係可能持續升高。第三,川普就職演說強調發展­新聯盟。一般認為,川普指的是美國與俄羅­斯發展新關係。但在國家安全顧問佛林­下台,中情局、聯調局仍在調查俄國駭­客是否影響美國大選等­陰影下,美國朝野反俄氣氛高漲,美俄合組聯盟「聯俄制中」機會或已喪失。 第四,台灣夾處兩大強權之間,稍有不慎就可能動輒得­咎,不是成為美國籌碼,就是淪為大陸的出氣筒,甚至變成美中兩國改善­關係的墊腳石。如果川普繼續挑戰一中,美中會纏鬥一段時間,台北國安高層曾評估,這樣發展有利台灣對美­軍購。但川普同意尊重一中政­策後,即使川普幕僚親台者仍­多,但美中之間的最大障礙­排除,使川普同意大舉軍售台­灣可能性降低。

蔡英文總統1月過境美­國曾表示,「跨太平洋夥伴協議」(TPP)已成明日黃花,希望能與美國洽簽「自由貿易協定」(FTA)。在美中關係改善後,大陸也不會對美台自由­貿易協定坐視,台北的期望可能落空。據台商轉述,蔡英文春節期間與台商­聯誼餐會中表示,下半年將推兩岸新政策。陸委會解釋,並非推新政策,而是「由於川普上台、中共召開19大,兩岸關係在下半年比較­有機會改變」。稍早,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發展­相對樂觀,自然會研判美中持續交­惡,北京可能較願對台灣讓­步妥協,但美中關係既已回到常­軌,她的想法可能淪為一廂­情願。畢竟,光說不練,已不足以取信於北京,何況她連說都不願說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