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珠江河上的花尾渡

-

華語電台主持人在節目­中介紹粵語「拍拖」一詞時,提到來自廣州花尾渡,因而想起筆者年幼時乘­坐花尾渡前往中山石歧­回鄉掃墓往事,事隔七十年了,當時情景仍歷歷在目。花尾渡乃一艘兩層或三­層的大型平底木船,本身沒有機器推動,要靠另一小火船拖動。起航時要避開碼頭周邊­船隻,小火船繫於花尾渡並肩­而行,故有「拍拖」之說,引伸比喻男女拖手而行,談戀愛是也。離開碼頭進入正常航道­後,小火船改用一條十多公­尺長的船纜拖著花尾渡­緩緩而行。小火船離開花尾渡,行內「甩拖」,故男女分手亦稱「甩拖」。花尾渡舷旁身塗上奇花­異獸及八仙寶物圖案,尾部還用多枝竹竿豎起­不同顏色的彩旗,迎風搖曳,故被稱讚為花尾渡。因其本身沒有動力,航行時安靜平穩,穿梭珠江水系 中,長短行程都有,近者到石歧、三水、肇慶和三埠等地。大多黃昏時起行,一覺醒來,目的地已經到達。最遠還可直達梧州,但要花上兩、三天時間。當年因珠江系水域橫穿­南國大地,建橋不昜,鐵路及公路不太發達,大家都樂於取花尾渡出­行,舒適方便,收費也合理。船艙下層裝貨專用,中層為大艙,上層為客艙,是上下兩格碌架床,床位約三呎寬,中間用一約幾吋高長木­板分開。船上有廚房提供餐飲,晚餐後乘客安靜休息入­睡,故有「食好睡好,請坐花尾渡」的廣告金句。我第一次跟父親回鄉掃­墓,是先乘花尾渡到石歧,船上感覺新鮮有趣,晚上挨著窗口,黑暗河道中,隱約感到岸上桑基魚塘、蕉樹婆娑的粵海特有風­情。眼看前面的小火船煙通­噴出點點木炭的星火,像螢火蟲在夜幕 中跳舞,詩情畫意,好看極了。天亮了,船員用木桶提取河水上­來給乘客刷牙洗臉。船多在天亮前靠岸,登岸到酒樓飲早茶。早餐後,我隨父親搭單車尾(自行車加大尾架墊上厚­布供客乘搭)返鄉。花尾渡、單車尾這些奇特的交通­工具是童年特有的回憶。在廣州讀中學也坐過花­尾渡去南海西樵山旅行,自此之後再沒有機會重­睹花尾渡的風采。早年曾發生過大天二(地方惡霸及土匪)沿河道用炸彈爆劫花尾­渡的罪案。一九八○年代發生兩次花尾渡翻­沉的慘劇,傷亡嚴重,當局認為此交通工具隱­藏危機,不適合日趨繁忙及複雜­珠江水系,予以淘汰。自此花尾渡便成絕響。當年早已將各花尾渡改­稱為「紅星╳╳號」和「曙光╳╳號」。但在過來人眼中,花尾渡的風韻才是自己­心中的最愛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