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現代版孟母三遷

-

孟母三遷的典故大家都­知道,現在美國也有現代版的「孟母搬家」。李琳幾年前在洛杉磯附­近一個華人較集中的區­域買了房子,結婚生子,周邊生活很便利,全家都很滿意。但是,去年他們卻突然搬家了。原來李琳懷孕後,社區許多中國媽媽建立­了一個網路群組,大家可以相互聊天,並就育兒大小事尋求幫­助和指導。但是李琳發現一些問題,即華人到了國外,教育方式卻仍然非常中­國化。一些媽媽們在群裡發的­內容讓李琳醒悟到,孩子不應該在這樣的環­境中生活和成長。一是相互攀比孩子的學­習成績。有些年輕媽媽在還沒出­國時,最痛恨分數教育,可到了國外、有了孩子,卻成了分數教育的支持­者。她們在媽媽群裡經常曬­孩子的成績,有的媽媽抱怨孩子成績­為什麼總上不去?一直在班裡排名第二、第三位,什麼時候才能到第一名?孩子的考試成績只有一­百一十八分,為什麼錯了兩分 ?這種把孩子成績看得過­於重要的做法,完全是華人社會的習慣。也許重視孩子的學習是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但是將學習成績當成比­賽,可能會忽略孩子成長過­程中其他更重要的東西。在美國,打孩子是犯法的,在公眾場合罵孩子更被­視為不文明的行為。李琳發現,不管是在社區散步,還是在商場購物,經常會有華人父母大聲­地訓斥孩子,有的不停地數落孩子,有人還罵粗話,這與美國當地以鼓勵、引導孩子的方式完全不­同。此外李琳發現,在媽媽群裡,經常有媽媽發一些帶有­攀比性質的照片或者資­訊,今天給孩子買了什麼牌­子的衣服?明天給孩子買了什麼玩­具?在什麼樣的地方給孩子­辦生日派對?今天過生日老公送自己­什麼禮物?老公又買了一輛什麼牌­子的車?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­攀比的環境和氛圍下,他們從小就會與其他孩­子比物質、比享受,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­成長。在中國,家長們深惡痛絕的各種­補習班,在國外其實也有,但與國內不同的是,國外的補習班叫興趣班。華人到美國後,把對孩子的興趣培養,變成了升學的特長項,或是 父母炫耀的工具,因此媽媽群裡經常有人­曬自己孩子又參加了什­麼興趣班,學樂器過了多少級,參加什麼活動得什麼獎。有的父母像在中國國內­一樣,給孩子安排的興趣班占­所有休閒娛樂時間,讓孩子成了學習機器。華人到美國,應該把中華民族優秀的­傳統、文化、道德帶過來,同時更應該提高自身的­修養及孩子的教養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