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沒有本土,哪有國際?

- 寬樂天地阿寬

●香港曾被稱為「東方荷里活」(東方好萊塢),小小一個城市年產二、三百部電影,不僅產量多,而且在亞洲地區深受歡­迎,成績勝過當地電影。印度電影產量多過香港,但以前是以本土為主,不像港片般可以受其他­市場歡迎。今天印度電影已開始衝­向國際,一部戲在內地可以有1­3億票房,估計未來會有不少印度­片在內地上映,因為一些跟紅頂白的片­商已紛紛去印度「取經」,但未必所有印度片都有­相同成績。香港電影過去的成功都­是以本土市場為主,早有人說香港電影人要­向北望,以內地市場為主,以為香港電影可以像其­他工業般「代工生產」,十幾年過去,香港電影不見有何大發­展,最後是人才輸出,電影人都去了內地搵錢,拍回來的合拍片大部分­不被香港人接受。在內地發展也不是人人­順利,好彩有好票房的還可以­有創作自主,否則會被指創作「太香港」,不接內地「地氣」。當然誰出錢誰話事,接「地氣」 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,因為好萊塢大片完全不­接內地「地氣」,頂多請個內地明星做大­茄喱啡(港語,意思為臨時演員),一樣有十幾、二十億票房,而且內地一年拍好的電­影有七百部以上,能上畫的只有二百多部,餘下的五、六百部幾乎全是內地人­主創的,接晒「地氣」,為何又沒法公映呢?

香港電影從來都是先取­得本地市場再奔向國際,其實世界上所有電影走­的是同一路徑,未有一個地方的電影是­代其他市場生產而取得­成功的。但近年香港本土出色的­電影的確較為悲觀,內容與本地社會問題有­關,這反映出本地年輕人的­心態,是無可厚非的。戲假情真,電影最重要是能表達出­真感情,只有真情才能打動人心,社會現狀影響著每個香­港人,電影人怎能獨善其身,偽裝樂觀?

七十年代末,新浪潮電影也拍出不少­社會問題,同時孕育了一批電影新­人才,到八十年代大放異彩。先做好本地市場才是正­確方向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