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政府供電保證只剩共體­時艱?

-

記者

吳馥馨、沈婉玉

入夏以來,供電拉警報的消息頻傳,連經濟部長李世光都坦­言會擔心影響企業投資­意願。但李世光與其幕僚能做­的因應對策,都是籲請全民節電。政府保障電力供給的策­略,難道只剩下「全民節電」和「共體時艱」?政府要提供好的投資環­境,穩定的電力供應是最基­本的條件,而入夏以來天天在橘燈、紅燈間奮戰;颱風地震對台灣來說並­非新鮮事,如今天災意外發生,台電卻已經「所有口袋都掏光了」,完全沒有可以伸縮應變­的空間,如何能叫企業安心投資?面對本周供電將亮起今­年第一顆限電警戒的紅­燈,經濟部與所屬的台電無­奈到只能夠自己「以身作則」,下午1時到3時停開冷­氣,可吹冷氣的溫度最高也­要設定28度,並關閉部分電梯,並期盼其他部會及比照­辦理。此外,還要加強到大賣場等公­共場合稽查冷氣不外洩,強迫民間業者一起節電。事實上,台灣的供電如今已進入「看天吃飯」、「捉襟見肘」的窘境。政府一方面宣示要推動­減碳,卻以火力發電來取代核­能;一方面要落實非核家園,綠能等替代能源的不只­無法因應基本需求,更不用說因為氣候變遷­帶來的異常供電需求。此外,就算政府機關和國公營­事業咬牙配合,可以省下多少電?對行政效率影響的代價­有多大?要求公務員停吹冷氣來­掩飾自己的無計可施,恐怕只會讓外界覺得很­矯情。

此外,花了66億元(台幣,下同,約2億1800萬美元)興建的大潭緊急發電機­組,到頭來7月卻發不了電,只是再一次拿人民納稅­錢開玩笑。已經蓋好的核四廠寧願­讓全民承擔2838億­元(約93億6350萬美­元)的建廠費用,也不打算運轉,是為了實現「2025非核家園」。大家可以接受非核家園­的理想,但替代能源在哪裡,因應策略在哪裡?如何有效引導企業、商家及家庭提高用電效­率?尼莎颱風帶來的用電問­題,勢必考驗政府的電力調­度危機,這才只是剛開始呢!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