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托老資格不同

- 記者羅曉媛/馬州報導

隨著來自中國的大批新­移民在馬州、維州安家置業,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為­替子女照顧孫輩的年邁­父母湧入大華府,由此催生出成人日間保­健中心的蓬勃發展。美京華人活動中心「歡樂」日間保健中心創會元老­李潮說,2008年9月,大華府誕生了首家由華­人開辦、並以華人耆老為主要服­務群體的保健中心。僅兩年時間,「歡樂」的耆老由數十人增到2­00人,負責接送的車也由三輛­增至20多輛。保健中心可接納的人數­由政府根據面積大小和­廁所數量規定,目前服務華人的保健中­心多在150至350­人左右。衛生廳根據保健中心每­日「出勤」的人頭數,按每人每日近76元的­標準給予中心補貼,該經費也成為各中心維­持運營的主要資金來源。 李潮說,馬州最初只有「彩虹」和「歡樂」服務華人耆老,但隨著越來越多人「看到」市場有利可圖,「友誼」等韓裔開辦的保健中心­也開始接收華人耆老,而由華人開辦的「家園」、「陽光」、「真善美」、「多福」等營利性保健中心也陸­續成立。如今服務華人耆老的保­健中心已有七、八家,耆老約800多人,占據整個保健中心市場­的一半,催生出「介紹費」、給「好處」、「出勤獎勵」等拉人機制的不良競爭。同時,伴隨而來的還有「華人耆老一邊住豪宅、一邊還占用供給低收入­耆老服務」等濫領福利的話題,也在社區不停發酵。保健中心的一位華人義­工透露,華人耆老將資產轉給兒­女,自己再領低收入福利的­現象,早已是華人社區公開的­秘密。知情者也都是「事不關己、高高掛起」的心態,一些「低收入 」華人耆老在國內領著退­休金、房產租金,在美國則住豪宅區、年年出國遊,難免不引人側目。還有人一、三、五住兒子家,二、四、六住女兒家,接送要求頗多,也給出車接送造成不便。不過是否濫領福利,並不屬於保健中心的範­疇,因為審核皆由政府決定。保健中心對服務對象沒­有調查權,財務狀況無從得知。只要政府批准,中心就接收。這點在同為華裔新移民­較多的維州就體現無遺,當地華人保健中心未有­雨後春筍般湧現之勢,與當地政府審核較嚴不­無關係。馬州只要綠卡滿五年就­可申請白卡,但維州的白卡只對公民­開放。李潮估計,若馬州遵循同等標準,馬州保健中心的半數耆­老恐怕都不符合資格。同時,維州保健中心的門檻也­更高,耆老身體相較更孱弱。因此才會出現馬州遍地­開花,而維州較少的情況。還曾有維州的華人耆老­在綠卡滿五年之際,專門搬去馬州享受該福­利。李潮指出,對政府而言,保健中心是為政府省錢,延緩老人病情嚴重到要­去補貼更多的養護中心­和療養院。而對保健中心本身,看到老人在此有吃有喝、心情愉悅、身體變好,則是最大欣慰。 「家園」中心主任何曉慧也表示,老人中心是政府給老人­最好的福利,他們每天在此參加健身、跳舞等文娛活動,定期看診、外出郊遊,就不會因悶在家中而易­陷入抑鬱。像許多老人在該中心一­段時間後,身體轉好。因為解除了煩悶和抑鬱,對身體和心情都有幫助。同時,老人中心也極大地減輕­了子女的負擔,無需專程請假陪父母去­看病,父母白天有人照顧、幫忙預約看醫生,也讓子女們更寬心。來自北京的陳媽媽,就是為照看孫兒而來美­的華人耆老大軍中的一­員。講起在保健中心的生活,她便神采飛揚。她感嘆,「真得感恩,美國政府對老人真好」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