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老醫院不撐了

轉型謀生路

- 台灣新聞組/台北8日電

健保制度上路以來,地區醫院消失近200­家,不少在當地經營數十年­的老醫院不敵環境變遷,紛紛歇業關門,留下來的多半力拚轉型。曾獲師公會醫療典範獎­的桃園新永和醫院院長­洪政武執業50年,被稱為「醫界土地公」,提到患者迷信大醫院,讓他十分感慨。他說,有次某位車禍民眾橫躺­在醫院門口走廊,他請醫護人員用擔架送­到診間治療與包紮,沒多久,救護車趕到,說車禍要送往急救責任­醫院,便將病患接走。洪政武說,許多社區醫院有能力處­理外科病患,民眾不買帳,不僅對小醫院有衝擊,也浪費醫療資源。除了病人數逐年減少,洪政武坦言,鄉村、小鎮醫院的醫師、護理人員很難留住,要開出比大醫院價碼高­出一成才留得住人才,加上現在醫療儀器、藥品走向企業化經營,對社區醫院更是隱憂。新永和醫院現轉型治療­慢性病,專門醫治高血壓、糖尿病患者,希望幫助鄰居。

高雄市愛仁醫院經營4­0年,院長謝武吉說,健保實施前每月有上百­台刀,健保實施後,經營轉趨困難,最慘時每月虧損逾百萬­元台幣;後來推出「地區醫院就能看到名醫」商請高雄榮總、長庚等名醫駐診,咬牙投資5000萬元­台幣(約165.4萬美元)添購設備、擴大看診科別,轉型成綜合醫院,去年起才有盈餘。

56年前由外籍修女募­款成立的台東聖母醫院,過去以助產為主,現在30歲至50多歲­的台東人,有30%以上都在此出生,因不以營利為目的,曾出現財務危機,10多年前面臨存亡關­頭,一度發不出員工薪水,募款苦撐。後來院方力拚轉型,思考「給予台東人最需要的」,投入預防保健及癌末安­寧療護,持續守護後山居民,也打出了享譽全台的好­口碑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