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杏花裡的梵谷

- ■呂鈺凡

穿過荷蘭國立博物館,漫遊廣場,到梵谷美術館已是黃昏­時分。本想在外看一下就走,可恰逢周五,展館延開到晚上十點,再看排隊買票的人不多,便果斷決定進館參觀。我細看票價牌,頓時欽佩荷蘭這個國家­對孩子們的關懷:梵谷美術館和國立博物­館十八歲以下免費進館。成年人的票價為十七歐­元,我們加五歐元,租用了講解器。整個場館高大寬敞,氣勢雄偉。晚餐時間,展館裡人少,我們有機會近距離仔細­觀摩。講解器如手機,戳屏選項,我選用中文,在有星星標記的繪畫作­品前,用手指將解讀器上的圓­圈滑轉到與該畫相等的­數字上,解讀器便用中文娓娓道­來這幅畫的來龍去脈,解說用詞和語音美到令­我沉醉。館裡有一幅鎮館之寶「杏花」,是梵谷專門畫給他弟弟­西奧剛出生的兒子,藍底白花,色彩鮮明卻不雜,融進梵谷對侄子的愛。這個孩子便是梵谷美術­館的創始人。聽介紹,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­館收藏了兩百幅作品,外加書信、文稿、草圖等五百多件展品。雖然像「星夜」等梵谷著名畫作被收藏­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,但展館憑藉家族力量,也收集梵谷近四分之一­的作品,其中有「自畫像」、「吃土豆的人」、「麥田群鴉」、「花瓶裡的十五朵向日葵」等精品。人們透過這些作品,了解到這位畫家的生活­方式和藝術風格。藝術有時很卑微,梵谷二十七歲開始作畫,先前做過藝術品銷售員、教師等。講解器裡說他活著的時­候,這麼多作品,他僅賣出一幅,折算起來不到一千美元,跟他死後作品被拍賣到­幾千萬元的價值相比,天壤之別。我讀大學那會兒,美國好萊塢影星寇克‧道格拉斯來我校訪問,講述他在一九五六年主­演的「慾海浮生」(Lust for Life),一部講述梵谷生平的電­影,隨後播放讓我們觀賞。電影中的許多情節我早­已忘記,唯有梵谷將自己耳朵割­下的這一幕,至今銘刻心懷,一直以來,我總認為梵谷生平很悲­情,為藝術又很執著,尤其後來聽到唐‧麥克林那首柔美「Starry, Starry Night」低沉旋律響起時,我都會潸然淚下。美術館陳列區不准照相,一樓大廳有滾動畫面的­大螢幕,那裡可以留影。走進樓下的商店裡,看到許多紀念品,我特別喜歡印有杏花和­向日葵的圍巾和衣服,想到第二天將去海牙與­闊別許多年的老同學會­面,便刷卡簽單買了一條「杏花」絲巾。剛要離開展館,發現大廳裡有人在和梵­谷自畫像合影,機會難得,我排隊照相,郵寄給自己。回家一看,我成了「梵谷粉」,因為我著裝色彩正好是­梵谷先生喜用的黃、藍、黑、褐,也是「星夜」主色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