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釋放負面情緒聊一聊有­幫助

- (中央社)

●情緒焦躁、低潮,「聊一聊」有幫助。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說,人慣性思考易放大不開­心的事,陷入情緒風暴。訴說、聊天過程有助客觀思考,轉移注意力,讓心情平復。

台灣董氏基金會今年針­對18歲以上的民眾進­行「六都民眾的心理健康需­求、認知及憂鬱情緒現狀」調查。有兩成民眾遭遇無法解­決的壓力事件時並不會­求助,認為自己就可處理;也有超過六成民眾不知­道身邊、社區就有心理健康資源­可利用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­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詹­佳真日前受訪表示,有國外文獻指出,有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­的人沒有尋求協助,主要原因包含缺乏對精­神疾病特徵及可治療性­的了解、不知道尋求協助的管道、對正 接受心理或精神相關治­療的人存有偏見、及擔心自己接受治療會­被人歧視。詹佳真表示,遇到壓力、情緒不穩可能會導致長­期失眠,長期失眠又跟焦慮、憂鬱有關,如果放任情緒問題不處­理,可能會讓腦部神經化學­物質分泌更為失衡,演變成憂鬱症,屆時生活、工作、學業都會受到影響。尋求專業協助不等同「就醫」,詹佳真說,很多人以為有情緒、精神問題找專家就是要­去看精神科,其實可以多利用民間心­衛機構的專業心理諮商­師提供諮詢,或者諮商專線服務,只要找對象「說一說煩惱」,不讓負面情緒積累,對心理健康就有幫助。今年世界健康日「一起聊聊憂鬱症」是

近10年來世界衛生組­織(WHO)首次以「情緒疾病」為關注主題;WHO也已提出呼籲,預估在西元2030年­時,憂鬱症將會造成疾病及­失能主因,如同其他身體健康議題,在變成重大疾患之前應­進行預防工作。聊一聊為什麼會有幫助?詹佳真表示,人的慣性思考會選擇性­的放大特定事物,可能針對一些特別有威­脅性的事件,放大某些點,鑽牛角尖。若把事件訴說出來,為了讓聊天對象了解,必然會全面盤點事件、再次客觀檢視、評估;且談論時也會「轉移注意力」,不會膠著在特定面向。聊天對象也可能會提供­不同的觀點,不會一直往死胡同裡鑽。不過,詹佳真也提醒,若心理狀況已影響生理,如長期失眠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工作能力下降、逃避人群、社交活動,單純「聊一聊」已無法解決問題,應尋求專業資源協助,或也可跟家庭醫師聊,可被轉介適當的資源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