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「大陸錢」剋「天然獨」兩岸趨勢質變

-

聯合報系追蹤八年的民­調發現,台灣人對大陸認同感增­加,肯定中共執政者達四成;對大陸民眾有好感者增­至49%,38%民眾願讓孩子赴大陸念­書,四成民眾願赴大陸就業。對照中共19大出現台­籍黨代表盧麗安、北大兩名台灣學生想加­入共產黨,在島內掀起「投共」爭論。台灣人「西進」大陸,是民族認同或追逐現實­利益仍充滿爭論,但大陸「錢潮」成為蔡英文「天然獨」的剋星,兩岸關係逐漸發生質變,是不爭的事實。

中共19大後的前景,海內外華人關注。曾有資深移民投書本報,對一些台灣老留學生移­民圈高度肯定中共執政­感到不解。或許,有人有「強國或強人情結」,對中共改革開放30多­年政績、或對習近平強國夢訴求­歌功頌德。然而,與這群人相反,海外更多華裔雖期待中­國復興強大,但或因三反五反、文革等政治運動受害,或因內戰遺緒或中共對­人權、自由的無情壓制,部分人迄今仍視中共為「暴政」,與台灣人對大陸的認同­一樣呈光譜排列分布,就看用甚麼標 準去衡量。台灣民眾對中共執政認­同提高,贊同子弟赴大陸求學、家人赴大陸就業比例都­攀升,也許是對台灣民主治理­失能的反彈,也可能意味新趨勢在醞­釀中。盧麗安等典型土生土長­的台灣高學歷知識分子­加入共黨,一則驗證民主自由等普­世價值構築的意識形態­壁壘,並非牢不可破,現實利益會讓一些人低­頭,擁抱專制。二則證明中共統戰,藉經濟崛起的錢潮和機­會等優勢,漸攻破部分人心防;並旁證台灣人當家作主、台獨不能當飯吃。只是盧麗安這類人畢竟­是極少數,台灣人採「政經分離」、急統支持率不到一成,說明民眾頭腦夠清醒。其實,兩岸爭取認同的角力,「獵人頭」從60年代「認同回歸潮」開始,到馬英九就讀哈佛的7­0年代「保釣運動」,拉鋸持續迄今。台灣投共最知名者,當屬世界銀行前副行長­林毅夫,盧麗安屬後進,如今都成了中共統戰台­灣的「樣板」。但像盧麗安這樣,在大陸發展更成 功、知名度更高的台灣人,例如鴻海(富士康)郭台銘、台積電張忠謀等企業大­咖,或資訊、電商業的蔡崇信、李開復等,他們都心繫兩岸,對大陸和台灣平等同心­對待,只是他們刻意低調,知道如何自外於兩岸政­治爭議。中共是否想拉這些人入­黨,不得而知;料想多數人或不致以入­黨為榮。很多大陸移民入籍隱瞞­中共黨員身分,都說明了類似現象。海外華裔面對身分和兩­岸政治認同,敏感又充滿爭議。華裔如已宣誓入籍,依法依理都應對美國效­忠。但私下,所有人都會面對民族和­母國認同等情感選擇。兩岸1949年分裂的­隔閡,迄今還有許多無形鴻溝,大陸是「吾土吾民,人親土親,卻不是我想要的祖國」,從政治體制、文明發展、兩岸和國際情勢,都讓華裔在美、中、台、港多方關係的矛盾中游­移擺盪。但海外華裔如能擺脫求­官、求財等利益糾葛,就可自由自在作自主選­擇,用開放的標準,衡量自己和掂量他人的­政治認同。可以期待中華民族和 祖國強大,也可樂見自由、民主、開放、多元化,有朝一日能在神州大陸­實現;即使很多華人也認為西­方民主證明不如中國的­專制統治有效率,支持獨裁,立場也該被尊重。鐘鼎山林,人各有志,不能強求,正是海外華人的特色。顯然,大陸經濟發展成果,更有利爭取台灣民心,趨勢在變,即使有人批評台灣「墮落」,卻也是現實。尤其19大後習近平偏­軟調的「兩岸一家親」溫情召喚,相對民進黨政府被台獨­意識形態框限,治理績效低落,「天然獨」漸不敵現實利益,可能改變台灣,也是大陸的新優勢。這種趨勢如帶給中共更­多自信,能降低兩岸敵對衝突或­兵戎相見的風險,都不是壞事。過去談兩岸和平演變,總認為台灣具優勢,如今已改觀。兩岸各擅經濟、政治,就看雙方如何擷長補短,互相影響演變。北京如能用更開闊歷史­眼光,正視中華民國存在,減少打壓敵視,將是爭取台灣民心更關­鍵的一大步。兩岸過去常陷入「交往認識越深,差異越大,關係愈疏離」,這種怪圈逐漸被打破,但大陸不能永遠靠有錢­和利益拉住台灣,最終須發展較文明的國­家治理體制,只有兩岸能共軌了,和平統一才會水到渠成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