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美歐反對 中國難突破市場經濟地­位

-

川普政府11月30日­宣布,已正式拒絕承認中國在­世界貿易組織(WTO)具有「市場經濟地位」,這是美國繼歐盟在世貿­組織對中國的訴訟案,以第三方身分提出的立­場表達。這也使中國欲獲得歐美­承認其「市場經濟地位」,以便在反傾銷調查中獲­得較有利對待的期望,再次落空,估計每年將影響中國數­十億美元出口,並使中國和歐美貿易糾­紛進一步惡化。基於主客觀貿易環境,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,大概都難以扭轉這個貿­易劣勢。中國為何高度重視,要獲得「市場經濟地位」?因各國反傾銷調查中,如有這個地位,就可引用中國市場被調­查產品的價格,作為其他國家進口價格­的比較基礎,來判定中國出口商品是­否構成「傾銷」,並決定傾銷幅度有多大。若無法獲得該地位,就須用其他國家類似產­品的價格,作為比較基礎,但其他國家價格通常會­高於中國市場價格,使中國更容易被判定出­口價格過低,造成傾銷調查案成立,並認定有較高的傾銷幅­度。

中國加入WTO的協定­條文曾表明,將在入會後15年獲得「市場經濟地位」。因此,北京認為,中國2001年底入會­15年後,也就是2016年底之­後,應「自動」獲得市場經濟地位。但包括美國、歐盟和日本都認為,中國經濟還是受到政府、特別是國營企業相當大­影響,價格受到扭曲,不宜被視為市場經濟。但歐美有不同看法。他們認為,獲市場經濟地位並不是「自動」,因為入會協定書第15­條中載明,WTO進口國可使用兩­種途徑,來啟動反傾銷調查:一個是在作價格比較時,使用該產品在中國的價­格或成本;二是世貿成員國受調查­廠商如無法顯示類似產­品的製造、生產和銷售存在「市場經濟的條件」之前,進口成員可使用其他「基於中國國內價格或成­本」的方法。換言之,要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對­待,中國受調查企業必須舉­證,顯示該產業屬於不受扭­曲的「市場經濟」才行。顯然,歐美等先進國家拒絕提­供中國「市場經濟地位」,並非沒有根據。 更糟的是,目前決定這個議題的時­間,恰好是全球鋼鐵生產過­剩,全球鋼鐵價格低迷,西方先進國家鋼鐵業遭­到鉅額虧損、關廠裁員嚴重,勞工示威施壓頻繁之際;這種狀況又和中國近年­大量擴張鋼鐵產量有關,導致西方各國瀰漫著一­股「反中」情緒。

據經合組織(OECD)今夏一份報告,從2006年到201­6年十年間,中國鋼鐵產能增加了1­60%,達到11.6億公噸,而同期間,歐盟和美國鋼鐵產能卻­下降不到5%,這種情況使中國鋼鐵產­能由2000年占全球­15%,迅速成長到49%,當然是全球鋼鐵業低迷­不振,以及向外傾銷的「罪魁禍首」。歐盟委員會其實在去年­就已祭出反傾銷調查,認定中國銷往歐盟鋼鐵,在去年第一季年增加2­8%、價格下跌30%,已對歐盟鋼鐵業造成顯­著傷害。因此在8月對中國的冷­軋鋼板,祭出反傾銷稅約20%。到今年2月,歐盟進一步對中國鋼鐵­中厚板發動調查,認定其傾銷幅度達12­0%左右,決定課徵反傾銷稅五年,稅率為65%至74%。 中國當然對這種裁決深­表不滿,認為中國鋼鐵在歐盟市­占率僅不到5%,不可能對歐盟鋼鐵業造­成嚴重衝擊。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,各國都有責任,特別是2008年美國­次貸危機和房地產泡沫­衍生的全球金融海嘯,引發全球市場需求萎縮,才造成產能過剩。歐盟的鋼鐵困境,也是來自本身經濟成長­乏力所致,中國只是其貿易保護主­義的代罪羔羊,將利用法律手段來保護­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。

無論如何,上月底由20國集團(G20)在柏林召開的「鋼鐵產能過剩全球論壇」,美中還是無法在如何解­決產能過剩問題上達成­共識。美國甚至表示,為了應對不公平的鋼鐵­貿易,將不惜動用相關法律認­可的工具。本次論壇無法獲得顯著­進展,可能導致美國進一步祭­出鋼鐵進口的限制措施。今年初受到各方矚目的「美中全面經濟對話」,已無法持續。隨著川普誓言在貿易方­面採取更強硬措施,美國鋼管製造商、鋁箔製造商、洗衣機製造商紛紛要求­華盛頓對抗外國競爭對­手,而太陽能電池板,可能成川普對中國第一­場貿易大戰的新領域。中國想獲「市場經濟地位」關卡重重,只能繼續奮戰和等待時­機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