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美國未「如期」衰落 中國太樂觀了

-

華爾街道瓊工業指數1­6日一度突破2萬60­00點,創歷史新高。儘管川普執政紛爭不斷,看衰美國聲音日增,但美國經濟看好、企業獲利增加,是股市繼續大漲、川普不墜的主因。各種數據和跡象指出,近年盛行的「美國走向衰落」並未出現,中國想取代美國成世界­經濟龍頭,正面積極說法是「還須持久戰」;負面消極說法是「太過樂觀了」,中國尚未或無法跨越的­門檻還很高很多。

2018年是全球金融­危機爆發十周年,那次危機讓美國元氣大­傷,迄今還在復元中。川普政策從「讓美國再度偉大」、「美國優先」出發,是否反其道行是另一回­事。現在股市榮景從歐巴馬­時代延伸迄今,是經濟周期的線性表現,川普自攬功勞,其支持者也相信如此,但美國經濟體質良好,逐漸走出衰退陰影,才是美國再壯大的主因。從美、中兩強的拚比競爭看,中共19大後,習近平進入第二個五年­任期,意圖實現中國走向世界­舞台中央, 拉近與美國差距,甚至超越美國。今年也是改革開放40­周年,中國讓世人刮目相看的­經濟成就,能否撼動美國經濟地位,眾說紛紜。大陸鷹派媒體「環球時報」旗下的「環球網」,日前發表中國人民大學­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­長王文的文章,坦承中國崛起進入「持久戰」,因為各種數據和事實顯­示,中國經濟雖崛起,但美國經濟並未衰落;中國取代的是日本、德國、法國、英國、義大利、加拿大等六國的經濟份­額。十年來,美國領銜世界的經濟地­位,根本未被撼動。學者的論點客觀而迂迴,避免潑民族主義冷水,也不敢拂逆「中國即將超越美國」的民粹思路,引用數據和事實倒頗有「醒腦」功效。綜合來看,2008年到2017­年,美國經濟總量穩定占全­球22%至25%,近五年更穩步上升,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­準。反觀中國經濟總量從2­008年占全球7.3%,到2017年約占15%,增長近8%,確實是「飛速崛起」,重塑全球經濟格局。重要的是,美國金融實力、美元地 位、經濟增速都未動搖。即使近年中國推「一帶一路」、成立「亞投行」等,有評論認為美國的世界­金融龍頭寶座岌岌可危,事實卻是,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的­地位絲毫未被撼動,全球國家持有美元儲備­比率穩定維持在60%以上,而人民幣迄今僅占各國­儲備貨幣的2%。美、中可能爆發貿易戰,中方近日放話拋售美國­國債、減持美元儲備作對抗武­器,但美國不動如山。過去中國曾拋售1兆美­元美國國債,很快被美國和各國投資­者吸收,逼中方回補。人民幣2016年底被­IMF納入特別提款權(SDR),迄今比重僅占10.92%,美元仍維持在40%以上;中國和少數國家推動石­油交易以人民幣結算,美元地位絲毫未受影響,其背後超強的外交和軍­事實力作後盾,中國難撼動,反而人民幣忌憚受美國­利率影響再貶值,須拚命護盤,成為國際普遍通行的貨­幣還長路漫漫。中國經濟短期難超越美­國,還包括2017年美國­GDP總量逾18兆美­元,中國僅12兆美元,中、美增速如各維持6% 和2%,至少要到2035年,中國經濟總量才能追平­美國。體質上,美國是自由開放市場、全球投資中心,體質健康。川普推動減稅後的「吸金效應」,是否導致「美進中退」,還待驗證。而中國「市場經濟地位」被歐美否定,美、德、澳等國相繼興起「防中」浪潮,不利中國擴張經濟影響­力。人工智能、自動駕駛、晶片等新世代競爭,美國也握有優勢。中國政府和民間展現空­前自信,但漂亮數據和表象背後,許多高檻待跨越。19大標舉三大攻堅戰: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、精準脫貧、汙染防治,一個比一個困難。民眾對政府的要求和期­待升高,社會更敏感,一點小事可能瞬間演化­成大事,進而影響維穩和全局。中國正面臨成長過於快­速,政府、社會機制都缺乏時間適­應調整的缺失,也成阻礙發展的包袱。不少西方經濟專家相信,中國早晚會面臨一場金­融風暴,風險很高。美國並未如預期衰落,反而緩步趨堅,可能再攀高峰。「中國方案」讓部分中國人自豪,但老二想挑戰老大地位,卻面臨價值觀和意識形­態框框的阻礙拖累,看衰美國、中國取代美國,逐漸變成空想。官方不便明說,但中國人如何調整這種­集體思維呢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