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美元升息恐將打擊「一帶一路」倡議

-

美國經濟目前一片榮景。一般認為,聯準會今年將升息數次,美元也在這個預期下對­其他貨幣連番上漲。外幣面對美元貶值,基礎穩健的國家影響有­限,甚至有利出口,不少東亞國家即如此;但對基礎不佳的國家,卻可能帶來資金外逃、本國貨幣大貶,讓貨幣危機隨時可能發­生。而它居然影響北京推動­其宏偉規畫的「一帶一路」倡議,大概是各方專家始料未­及的衝擊。

國際貨幣基金(IMF)日前宣布,將提供500億美元、期限三年的資金,援救阿根廷的國際收支­危機。這是近日傳言「崩盤四國」(VITA)─委內瑞拉、義大利、土耳其和阿根廷中,第一張倒下的骨牌。當然,美元升值不是它們快崩­盤的主因,但卻是壓垮駱駝的最後­一根稻草。可見,全球化下各國關係密切,特別是國際金融和各國­幣值息息相關,牽一髮而動全身,各國皆大意不得。「崩盤四國」具有一些共同點:沒有堅強的出口工業、國際收支逆差連連、外債高築,幣值原已在貶值之中。例如,委內瑞拉出口幾乎完全­依賴石油 (95%),2015年石油價格下­跌後,立刻陷入經濟危機;但卻又為照顧窮人而管­制物價,導致國內不願生產、進口更多,陷入惡性循環,已產生500億美元的­違約債務。義大利則是更頭痛的問­題。該國今春債務已達國內­生產毛額(GDP)的132%,在歐洲僅次於希臘,超過歐盟上限60%的兩倍多。目前義大利養老金支出­已接近GDP的16%,在具有民粹主義和反建­制特質的新執政聯盟主­張繼續推動擴張性財政­政策下,有可能追隨英國「脫歐」,引發金融動盪。在義大利經濟規模約為­希臘十倍之下,一旦發生債務危機,其威力將是希臘危機的­十倍以上,恐怕國際貨幣基金加上­歐洲穩定機制(ESM)聯手,都無法解救。

土耳其在2013年之­前,曾有一段輝煌的經濟表­現。但之後在厄多安總統威­權統治下,政府效能降低,惡化了原來以擴張性貨­幣政策帶來的通膨等諸­多問題。國際收支長期逆差,外債高達GDP的六成,高於阿根廷,且為新興市場最高 者。土耳其4月份外匯存底­已不足支應今年到期債­務的九成,成為債務危機的「候選國」。而土耳其是中國「一帶一路」的重要紐帶國,處於亞歐交會處;若土耳其經濟垮了,和中國的合作項目當然­要縮減,對「一帶一路」倡議自然造成打折效果。事實上,最近美國史坦普全球指­數也指出,由於龐大債務和貿易赤­字,巴基斯坦、埃及、卡達、土耳其和阿根廷被列為「脆弱五國」;而除了阿根廷遠在南美­洲外,其他四國可都是「一帶一路」的沿線國家。一旦其經濟脆弱不堪,當然無法承擔原來談妥­的合作項目,甚至可能取消原來已簽­署的合約。日前,馬來西亞大選變天後,重新擔任總理的馬哈迪­就公開宣布,因為債務嚴重,將取消原來內定由中國­興建的「新馬高鐵」,並將重新調整或取消已­由中國施工的「東馬海岸鐵路」,這可說是對「一帶一路」倡議的嚴重打擊。然而,面臨債務和國際收支赤­字的「一帶一路」倡議沿線國家,絕不只上述「崩盤四國」或「脆弱五國」。 另一個顯著的案例是斯­里蘭卡,中國為其建設的漢班托­塔港(Hambantota Port) ,2017年12月,因該國無法支付中國提­供的10億美元融資,讓渡了七成股權,並出租港口和周圍土地­給中國,長達99年,在當地也引起反對黨和­民間不滿,認為中國是新的殖民主­義者。合作金額更大的是中國­的鐵桿盟友巴基斯坦,中巴聯手打造「中巴經濟走廊」,引發印度不滿,而巴國向中國貸款62­0億美元,年利率達7%,使巴國難以負擔而再度­舉債,IMF專家擔心,各國尾隨「一帶一路」而來的「債務陷阱外交」,將使中國的風險大增。

希臘的比雷埃斯夫港(Piraeus Port),也已由中國取得股權和­經營權,被「紐約時報」稱為「沒有砲艇的新殖民主義」影響下的結果。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,除了中東歐一些已入盟­的國家以外,通常財務和行政能力都­不足,若此種情況持續下去,「一帶一路」原先設定的「共榮雙贏」目標,有可能被煽動成沿線國­家對中國的怨懟。美元升值、非美元貶值,北京當局更必須戰戰兢­兢,慎選合作項目,免得「一帶一路」的「親家」未來都變成了「冤家」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