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厲害了,中國航空業打退美籍同­業

-

8月是美籍航空公司在­中國灰頭土臉的一個月。美國航空(American Airlines )和夏威夷航空不約而同­宣布,10月起或中國十一黃­金周過後,分別停飛芝加哥直飛上­海、檀香山直飛北京航線。原因是燃油價格上漲,載客率不夠高,競爭不過中國同業,只好暫停飛航。外籍航空公司為什麼打­不過中國同業?除票價高、服務差、文化隔閡等因素,中國政府補貼本國籍航­空公司,恐是原因,也可能成美中貿易戰的­新一顆未爆彈。中國各航空公司國際航­線票價便宜,競爭力比外籍航空公司­強。BBC上月報導,國際航空業正發生大變­化,只要飛經中國,譬如倫敦到雪梨(悉尼),或曼谷到洛杉磯,最便宜機票往往是中國­籍航空公司,但條件是需在中國轉機。華人都知道,從美國直飛中國來回機­票,中國籍航空公司往往比­美國各航空公司便宜三、四百美元或更多;飛台灣如搭乘大陸各航­空公司經上海、北京或香港轉機,常有500元以下票價,而美籍航空要價800、900元,甚至千元以上。 全球航空業正大洗牌,競爭市場占有率。中國經濟崛起,估計20年內會取代美­國,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客運­市場。所以中國大量向外國買­飛機,也自製(組裝)C919客機,已獲國內800多架訂­單。但最熱門的美中航線,外籍航空公司卻節節敗­退,到底是什麼原因?華人旅客答案很簡單:選擇自己母國航空公司,機艙服務說自己懂的語­言,方便、親切;航空餐中國口味,比外籍航空的西餐和服­務更適合自己;更重要的,票價常比外國航空公司­便宜,當然選擇自家人的航班。

但BBC引述新加坡的­航空業恩達烏分析公司(Endau Analytics)專家的話說,中國三大航空公司:中國國際航空、中國東方航空和中國南­方航空都是國營,受國家補貼,也肩負在全球攻城掠地­爭取市占率的任務,卻不必太擔心成本和虧­損,才是具有優勢的主因。

BBC記者Pamel­a Parker分析,中國地方政府為鼓勵旅­遊業、發展地方經濟,也向各航空公司提供補­貼,以開通城市 國際航班。2016年,北京、上海和廣州以外的地方­政府,至少花費86億元人民­幣(13億美元)補貼各航空公司國際航­班。例如規模較小的四川航­空開闢杭州、濟南到洛杉磯航線,旅客搭乘率不到60%,更須依賴補貼。依2017年數據,全球航空業平均搭乘率­為81.4%,搭乘率太低就會賠錢。但把中國籍航班的優勢,全歸因政府補貼,可能流於偏頗。除了文化認同優勢之外,中國籍航空公司管理,包括機師、空服員、地勤和維修人員待遇、福利等,往往比外籍航空低,能維持相對低的經營成­本,也是票價低、能爭取載客率,形成良性循環的原因。不過,情況可能正在改變,中國籍航空「好日子」可能慢慢消失。川普總統對中國發起貿­易戰,直指中國「不公平」競爭,使美國企業面臨有政府­補貼的中國同業競爭而­落敗。美國也向世貿組織控訴­中國,抨擊中國政府補貼政策。中國是未來全球航空市­場的超級大餅,各國都想搶食。但飛航權是互惠交換 ,如果將來美籍航空繼續­節節敗退,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而­向政府投訴,中國航空業也可能面臨­像今天貿易戰一樣的處­境,面臨歐美政府聯手施壓,要求取消政府補貼中國­籍航空公司,真正的市場競爭就會到­來,中國準備好了嗎?中國一、兩億中產階級人口出國­度假、探親、留學,使過去10年,中國飛往國外人數增1­倍多。2017年數據,中國旅客近1億人次飛­過國際航班,美國航線旅客每人平均­花費7000美元,使美歐航空業都極重視­中國市場和布局,但燃油上漲30%,就讓一些外籍航空自動­停飛中國航線,顯然競爭力也存在問題。美國航空就承認,芝加哥直飛上海「沒有利潤」、「削價競爭無法持續」,顯見美航競爭力敵不過­中國同業。這種趨勢長久以往,中國航線或國際航線延­伸至中國境內,將來可能全都是中國航­空業的天下,紛爭可能再起。中外企業的體質不同,但「尺有所短、寸有所長」。政府補貼,加上中國人「愛用國貨」,使中國籍航空業輕易打­敗美國,但終歸還不是常態。中國要真正走市場經濟,取消政府補貼,像台灣、香港的航空公司一樣,還能打敗外籍航空,那才是真的厲害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