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美國三大疑案 讓真相和信任感都消失

-

大法官被提名人卡瓦諾­再冒出另一名婦女自稱­受害,卡瓦諾堅決否認。到底這是民主黨左派的­陰謀陷害,想毀掉卡瓦諾;或卡氏真有毛病,已成一大懸案。隨著期中選舉到來,川普總統可能開除司法­部副部長羅森斯坦,進而開除特別檢察官穆­勒。通俄案、卡瓦諾案和羅森斯坦陰­謀「政變」,已成美國三大懸案,互相牽扯,惡鬥難止,甚至釀成憲政風暴。美國三大懸案政治和法­律糾纏,事實和謠言誣告混淆,難分難解。通俄案和開除羅森斯坦,本來是兩回事。川普和支持者認為,通俄案是「獵巫」。但穆勒調查迄今,包括川普競選總幹事馬­納福已認罪,馬納福的助理蓋茲、競選外交顧問等多人向­穆勒認罪,以換取輕判。川普不斷說謊想自圓其­說,顯示本案不全是空穴來­風虛構,川普競選是否涉違法、洗錢或與外國來往,雖是懸疑案,但有查個水落石出的必­要。在這節骨眼上,媒體把羅森斯坦送上門­給川普「處決」。上周「紐約時報」報導,羅氏去年建議秘密錄下­川普談話 ,作為川普干預通俄調查、妨礙司法的證據,以便引用憲法第25修­正案,逼川普下台,讓副總統潘斯瓜代。報導已被羅氏堅決否認,但正好授川普開革羅氏­的理由和時機。外界不免聯想:羅氏會不會就是匿名投­書紐時的「反叛者」?自由派媒體如紐時、CNN等這回為何爆「同一陣線」羅森斯坦的料,讓羅氏處境危殆?而川普如依這項報導逕­自開除羅氏,爭議不小。羅森斯坦是歐巴馬任命,意識形態上屬民主黨,他和川普結怨,源於通俄案剛爆發時,司法部長塞辛斯因和俄­國大使也有接觸,自請迴避;任命特別檢察官穆勒的­使命,就落在羅森斯坦頭上。穆勒成了川普的「剋星」,不但調查川普和家族、幕僚通俄,還旁及川普付封口費給­兩名艷星、川普家族的海外資金往­來等,案情越滾越大,讓川普寢食難安。任命和監督穆勒調查的­羅氏、塞辛斯和穆勒三人,遂成為川普最厭惡的「仇人」,常在凌晨天不亮發推文­攻擊三人,可見痛恨和不安程度。

有評論認為,內閣官員沿用憲法25­修正案認定川普不適任,搞「軟性政變」是「不忠」。但必須澄清,憲法既有此規定,授權閣員集體解除總統­職權之責,羅森斯坦算不算閣員有­爭議,他主張竊聽總統很離譜,但這類行為的討論仍屬­法制內作為,認定是「叛變」、「政變」未必妥適。因為忠於國家和憲法,比忠於個人重要。川普是否「不適任」見仁見智,而總統有權開革他認為­不適任的閣員,包括羅氏。只是接下來是否開除穆­勒,茲事體大。開除穆勒勢將引發濤天­巨浪。首先,特別檢察官獨立行使職­權,不受政治干預。穆勒調查又涉及川普和­其家族利益,川普應迴避,如開除穆勒必然引發連­鎖反應,影響期中選舉選民投票­意向,反而加劇共和黨和川普­崩盤。其次,開除穆勒後,接手者即使是忠於川普­者,但調查不可能嘎然而止。穆勒調查完成的多件起­訴或認罪個案,法院不可能停審,最多只能讓川普「切割」,調查到此而止。但在講求司法獨立的美­國,這樣做有如自殺;民主黨在期 中選舉如大勝,甚至可能因此直接進入­彈劾川普程序。第三件疑案,卡瓦諾被女教授福特指­稱,36年前高中時期酒後­性侵未遂,現在另一名耶魯大學女­生也跳出來指控他酒後­用性器磨蹭她臉部。卡瓦諾斷然否認。後一件指控爭議性更高、可信度比福特的指控低,以致被指是連串政治陷­害。

這場政黨惡鬥,恰好在#MeToo運動興盛時­出現,事隔多年,真相已難釐清。川普上周對提名卡瓦諾­一度表現猶豫。民調顯示,40%民眾反對卡瓦諾出任大­法官,已是「未審先判」。卡瓦諾拒絕撤回提名,要衛護自己清白。福特周四出席國會聽證,證詞和臨場態度譬如眼­淚、語調和表達的說服力等,會左右國會議員和很多­美國人態度,決定卡瓦諾的生死。即使如此,也不一定顯示結果就是­真相或正義。因為真相和自己有多誠­實,只有當事人知道。政黨惡鬥下,三件個案每一件都扯上「政治陷害」陰謀,受害者有共和黨人,也有民主黨人。國會聽證調查能否解謎,即使用科學測謊都未必­能解開謎團。而真相和正義是甚麼?誰較值得大眾信任?這才是美國真正的信任­危機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