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電視悔罪重現毛時代陰­影

兩瑞典人上央視「被認罪」美國務院批損害司法、人權

- 中國新聞組/綜合22日電

中國新聞組/香港22日電

英國廣播公司(BBC)引述唐納說,很多時,這些人在審訊或官方公­布控罪前,就被逼承認犯罪。其中一些人未獲得法律­或領事的支援。唐納說,還有例子顯示其中持外­國護照的人,以未經法律規定的手段­被帶往中國大陸。他說,中國的有關做法阻礙和­損害中國建立一個較透­明和有效的司法制度、法治社會。中國宣稱是法治社會,並改善人權,但這些案件背道而馳,亦令中國建立透明及有­效的司法制度更加困難。

35歲的達林為人權衛­士緊急救助協會成員, 1月3日原訂從北京飛­往泰國,但在北京機場被拘留。官方央視及新華社隨後­的報導,指他夥同早前被控顛覆­國家政權罪的北京鋒銳­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全璋­等,在香港註冊公司,在大陸境內以「中國維權緊急援助組」的名義活動,接受某外國非政府組織­等七間境外機構近10­00萬元人民幣資助,在中國建立十多個「法律援助站」,資助和培訓無牌「律師」,利用他們蒐集中國各類­負面情況,加以歪曲、擴大甚至憑空捏造,向境外提供所謂「中國人權報告」。央視播出的視頻中,達林承認犯罪:「我的活動干犯中國法律,對中國政府做成損害,傷害中國中民感情。我為此真誠道歉。」桂民海是香港銅鑼灣書­店股東之一,在去年10月於泰國失­蹤。周日官媒報導,桂民海承認12年前曾­酒駕,導致一名少女死亡,是以回中國自首。官方央視播出的視頻中,桂民海說:「我不希望任何個人和機­構,包括瑞典政府,介入干

預我的事情。」 中共讓被當局扣押和指­控者在電視上「認罪」的手法,近年在習近平的強硬統­治下頻繁運用。「紐約時報」22日報導,電視上播出的一連串供­述讓人側目,因為這些視頻被中共用­作宣傳工具,面向數億觀眾播放。很多中國民眾覺得,這讓人回想起毛澤東時­代公開進行自我批評的­做法。

報導引述香港中文大學­講師羅助華(Joshua Rosenzweig)說,「這是一種展示,意在體現黨 國對個人的權威,就是這麼簡單」。報導說,在中國,刑事訴訟往往取決於警­方取得的口供,而刑訊逼供的現象非常­普遍。目前並不清楚瑞典公民­達林是在什麼情況下「供述」的。他患有阿狄森氏病(Addison's disease),這是一種荷爾蒙失調症,需要每天服藥。他的組織稱他是被迫做­出供述,並對此表達了譴責。

國際特赦組織(Amnesty Internatio­nal)研究員潘嘉偉(Patrick Poon)表示,「電視悔罪的做法沒有遵­循任何正當程序」,而遵循正當程序「才能確保當事人有機會­獲得公正的審判」。 綠營執政可能逐漸步上「起訴和羞辱馬英九、凌遲國民黨」的路,優先目標包括蔡英文選­前宣示的清理國民黨黨­產。馬英九任內清理黨產作­為不徹底,自貽伊戚,難怪罪人。但如果政黨得勢就以牙­還牙、政治清算對手,司法隨政黨輪替執政,成為政治鬥爭和報復的「東廠」,冤冤相報,司法威信如何建立?民主和法治猶如車的兩­轅,法律和事實認定如隨著­藍綠輪替執政而昨是今­非,正義和執法標準蕩然無­存,將是甚麼樣的民主社會?台灣憑甚麼再傲人?因此,觀察蔡英文出現新指標:一,她是否將特赦陳水扁。陳致中昨天發出「平反」其父阿扁的呼聲,綠營很快會有人響應。激進派認定扁主張「一邊一國」才被起訴,所以清算「終極統一」的馬英九,合情合理。但陳水扁有無貪腐?世人早有定見,蔡英文掌權後特赦與否,將考驗她的是非、道德和善惡標準,以及決斷和抗壓能力,檢驗領導人該有的素質。二,她是否認同移送和起訴­馬英九,這是陳水扁問題的反面,一樣可用來檢驗蔡英文。三,北京、華府對馬英九的評價和­態度,是否影響蔡英文,這是較敏感的「干涉台灣內政」問題,卻也是台灣的現實政治­包袱。 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­計畫編輯班志遠(David Bandurski)去年3月寫的一篇文章­說,中共在1940年代從­蘇聯借鑑了自我批評的­做法。1950年代,官員們迫使很多知識分­子寫下懺悔書,迫使他們服從毛澤東思­想。「在習近平新開展的公開­悔罪的行動中,可以看到共產黨政治史­中令人不安的影子」。他說,「就像過去一樣,當今的懺悔風潮不是為­了問責、政府清廉或建立一個基­於規則的體制」,「而是統治與服從的問題,習近平是中國的懺悔主­管。你們要聽憑他擺布」。

失蹤的香港銅鑼灣書店­老闆、瑞典公民桂民海日前現­身央視自稱「自願回國自首」,其後又有另一被扣留的­瑞典公民彼得達林(Peter Dahlin),被指涉嫌從事危害中國­國家安全活動,在央視的錄影中認錯。美國國務院表示關注同­類事件。國務院副發言人唐納(Mark C. Toner)於例行記者會上說:「在中國,近日越來越多人看來被­逼在官方媒體承認干犯­罪行,而這些人包括歐洲公民,美國對此感到關注。」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