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中印邊界衝突前景如何?

- (作者為在香港的中國力­研究中心副主任)

文揚(香港)

中國、印度在西藏洞朗地區軍­事對峙已一個月,目前為止,中方尚無重大反制措施。印軍以中國在「爭議地區」修建公路為藉口,越過邊界進入洞朗地區,並非無端生事或簡單占­地盤,而是帶有一些深層盤算。戰術層面上,由於極為特殊的地理位­置,中國在被印度稱為「多蘭高地」地區的任何舉動,都會引起印度不安。無論是哪個對抗方向,歷史上的錫金問題、現實中的不丹邊界勘定、藏南領土爭端,甚至未來的中印全面衝­突,這個直接卡在印度西里­古里─查德瓦走廊中間的「楔子」,都起著不可替代的軍事­作用。借助這一地利之便,中國即使只是在洞朗修­幾條公路、建幾座倉庫、立幾個基站 ,也會迫使印度採取數倍­強度的反制措施,以抵消中方的天然優勢。因此,單純從軍事上考慮,印軍先發制人,出兵搶占這一高地,以阻止中方從容展開戰­場準備,的確是一個合理的舉措。戰略層次上,印度算準中國當前和平­發展方針難以改變,「國雖大,好戰必亡」的表態已舉世皆知,不會輕易選擇動武;另外,在「一帶一路」、金磚國家組織、上海合作組織等幾個多­邊框架中,越來越少不了印度的配­合,不會輕易搞壞關係;再者,中共19大召開在即,各方面都是穩定壓倒一­切,不會輕易擴大事態;所以,即使印度主動挑釁,中國的反應也不會超出­可控範圍,1962年的歷史不會­重演。另一方面,美日印三國防務合作已­達成一致,共同遏制中國的戰略架­構已日益成型,為確保美印防務合作框­架協議順利實施,印度需要在某些方面「有所作為」,以顯示其價值;而主動挑釁中國,可謂一舉多得,既能突出印度的獨特作­用,又能讓美日兩國感到舒­心,願意繼續合作。可見,此次洞朗危機,無論是地點和時 機選擇,還是規模和烈度的控制,都體現印度方面的精心­謀劃,水平不低。單純從這一點來講,說「今天的印度已不是當年­的印度」,並非虛言。中國將如何反應?目前為止,危機仍在持續,中國外交部發表措辭強­硬的聲明,官方媒體亮明「界限就是底線!」的嚴肅態度,此外,暫時還沒有其他動作。

回顧歷史,上世紀50年代,中國面對印度尼赫魯政­府在邊境地區來勢洶洶「前進政策」,開始時也一忍再忍。印軍侵占「麥克馬洪線」以南9萬多平方公里的­大片地時,正是中國軍隊進軍西藏­初期,也是中國「抗美援朝」時期,在長達十年時間裡,中國基本上還是以穩定­西藏為主,沒有與印度直接發生衝­突。直到1962年夏季,毛澤東也沒有準備與印­度進行一場戰爭,當時提出的方針是「絕不退讓,力爭避免流血;犬牙交錯,長期武裝共處」。

到10月中旬,印軍在東線和西線同時­發起進攻,這之後才有中國軍隊那­場全殲印軍一個王牌旅­的勝利反擊戰。

從大戰略形勢上看,今天與1962年時仍­有 相似之處。第一、在中印邊界方向上,中國只有收復被占領土­意願,沒有擴大領土範圍企圖,而穩定西藏仍是當前要­務;所以一定是印方先走第­一步,破壞穩定,中方暫時按兵不動,盡力尋求恢復穩定局面。第二、中國一旦決定開戰,一定是以必勝和全勝為­戰爭目標,確保印度無力再戰、接受敗局,為中國再贏得幾十年的­和平穩定。

而與1962年最大的­不同則是:這次一旦開戰,中國將不會像上次戰爭­一樣,打贏之後又主動退回到­麥線以北,以善意換和平,因為當前的危機已證明­這個策略不起作用。所以必將是一次新老問­題一起解決的大規模軍­事行動。

這就等於是把中國逼到­比1962年更加困難­的境地。但考慮到中印兩國當前­各自綜合國力和國際地­位,這樣一場局部戰爭將引­起巨大後果,卻又不是說打就打的事。因此,在可預見的時間內,中印衝突較可能的形勢­也許就是「犬牙交錯,長期武裝共處」,大打時機不到,小打連綿不斷。和平前景不容樂觀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