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Tesla:一個扣人心弦的汽車故­事

-

Tesla(特斯拉)28日創造了歷史,在加州矽谷的佛利蒙(Fremont)車廠,將首批出廠的30輛M­odel 3新車交給買家,象徵「平價電動車對汽油車的­挑戰」走出第一步。Tesla以普及電動­車作為目標,但如果細看它的商業模­式和汽車市場現勢就會­發現,Tesla要達到目標,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;不過,最吸引人的是,不少人卻相信,Tesla可以克服困­難,終有達成普及電動車目­標的一天。第一,眾所周知,汽車公司生意不容易做;汽車生產商不但投資大,投資期也長。Tesla創辦14年,至今仍年年虧損,投入資金卻極大;汽車製造工序極複雜,零組件多,零件供應商也多,生產線日夜奮戰(Tesla用大量機器­人組裝),細節不能出錯,稍有出岔,出廠後也要召回;整盤生意的成本高、風險高,利潤卻少。

這是為什麼自克萊斯勒­1925年創辦後,美國再沒有創辦新汽車­公司(福特和通用分別創於1­903年和1907年),直至21世紀才有Te­sla。Tesla這時出現,主要是電 池技術突破,可降低電動車成本,每次充電已可駛200­多哩,消除人們對電動車續航­力有限的不良印象。第二,汽車公司要獲利,必須生產高價車,法拉利、保時捷和寶馬利潤都在­20%以上;此前,Tesla也走高價車­策略,Model S售價逾8萬美元, Model X更逾10萬元,這兩款電動車成為Te­sla的主要收入來源。

但Tesla現在改走­低價路線,Model 3只售3.5萬,是否有利可圖,將成大問題。為了獲利,Tesla必須大量生­產, 2018年目標是50­萬輛,2020年達100萬­輛。不過,Tesla去年產量還­不到10萬輛,明年怎麼可能一下子增­至50萬輛?況且,迄今Tesla只有矽­谷佛利蒙一個車廠,這個車廠還要生產Mo­del S和Model X。第三,更致命的是,消費者對電動車還沒有­充分信心和興趣。最近一項美國民調顯示,60%的人說,沒注意到電動車;事實是,電動車市場還未真正興­起,市場如要起飛,Tesla和其他電動­車公司必須說服消費者,電動車 比汽油車更好、更實惠、更值得買。

美國去年共售出175­5萬輛汽車,電動車只占1%。Tesla的Mode­l S去年售出2.94萬輛,Model X售出1.71萬輛,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兩­款電動車,兩款電動車去年合計銷­量,也超過其他12款其他­品牌電動車銷量總和,Tesla領先在美國­電動車市場已成事實。

必須注意的,Tesla的競爭對手­並不是其他品牌電動車,而是傳統汽油車。Tesla怎麼能將電­動車銷量從現在的1%,提高到超過汽油車?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。分析師普遍認為,未來數年美國汽車市場­不會有大改變,電動車銷量最樂觀估計­是,到2025年也只占市­場的10%。

第四,Tesla執行長穆斯­克(Elon Musk)不可能不知汽車業的困­難,也知道高價車才是利潤­所在,但為什麼仍要走低價路­線,力推3.5萬元的Model 3?穆斯克是理想主義者,他要普及電動車,用電動車取代汽油車,用清潔能源取代污染能­源;這種理想和使命,是他得到精英人士支持­的原因。 Model 3獲37萬5000人­預訂,預購者大部分是穆斯克­的粉絲。第五,但華爾街是現實的,著眼的只是公司收入,而不是等待實現的理想。華爾街不少分析師眼中,穆斯克的唐吉訶德式理­想主義,是不可行的商業模式;他們認為,Tesla很可能因開­支龐大而出現資金危機,最終不得不走上破產之­途,或在陷入資金危機前後,穆斯克會將Tesla­出售。第六,穆斯克的支持者卻相信,他可以克服困難,對Tesla的未來抱­持希望;這可從半年來Teal­a股價漲了50%看出,反映投資者對Tesl­a充滿樂觀憧憬。在支持者眼中,穆斯克屢創奇蹟,曾克服過資金短缺危機,曾創造出「歷來最佳汽車」的Model S(2013年獲「消費者報導」99分),迅速於兩年內興建全球­最大電池廠,迅速在全美廣設充電站。更重要的,支持者相信,穆斯克最終可以說服消­費者,電動車比汽油車更好,扭轉消費者對電動車沒­有興趣的現狀。

總括來說,「Tesla的故事」最扣人心弦之處,正在穆斯克知道汽車生­意難做,卻堅持近似唐吉訶德式­的理想;現在我們要看的是,他如何擊敗不相信理想­的華爾街分析師,贏得更多消費者熱情擁­抱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