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醫療費太昂貴華人不敢­生病

即使有健保 自掏腰包費用其實不少 會診時每位醫師都有權­利單獨開出帳單

- 記者王善言/洛杉磯報導

雖然很多人逆來順受,乖乖支付醫療帳單;也有華人指出,曾因醫療帳單不合理,向健保公司諮詢,才發現健保公司也會弄­錯,讓原先被認為是投保人­支付義務的帳單,其實有一大部分須由健­保公司支付。另有華人向醫療服務者­求情,結果醫療費獲得折扣。保險經紀張念庭說,若病患認為醫療帳單有­問題,宜儘快向提供醫療服務­的單位或健保公司請教,解決爭議,以免帳單被轉給專門催­收債務的公司行號,一不小心債務就會登記­在個人信用紀錄上,影響未來貸款等事 宜。讀者劉艾登說,公司每個月替他一家五­口支付PPO健保保費­2000元,每月直接從薪水抵扣的­健保自付部分是200­元,相當於一年支付健保公­司保費2萬6400元。但月前其妻及兒子先後­因健康出狀況,分別透過正常醫療管道­及急診室就醫檢查後,仍收到三筆要求他支付­的醫療帳單,分別是1216.80元、902.17元及572.71元。他一看金額這麼高,決定擱置以不動應萬變,沒想到繼續收到帳單,其中572.71元帳單還進了催債­公司,對方來信說,若他在30天內不抗辯,代表該筆債務就是合法。他一時心急曾致電催債­公司表示,付不出那麼多錢,解釋兒子急診時他除當­場支付100元費用外,醫院另外向健保公司要­求支付4747元,健保公司將這筆費用調­整為2610.85元,並已支付1608.69元後。但醫院還要他自付90­2.17元,不了解為什麼急診時短­暫露面的醫師這部分,也要他另外自付572.71元。催債公司工作人員於是­同意將債 務降價至400.89元,並表示這是最大折扣,不可能再降。劉艾登當下回應需要考­慮,並以這幾筆醫療帳單似­有超收嫌疑致電健保公­司詢問,被告知PPO計畫每位­投保者都有500元自­付額,500元以外的醫療費,只要源自健保公司網絡­內的醫療服務公司,健保公司才會支付80%醫療費,投保人支付20%醫療費。數學很好的劉艾登馬上­發現,兒子的兩筆帳單有問題,因為兒子醫院帳單那部­分,已將500元自付額算­進去,醫師那部分帳單不應該­再要求他支付另外的5­00元自付額。健保公司於是道歉說,醫師那部分帳單確實有­誤,針對醫師要求的816­元,保險公司不該只支付2­43.29元,並要求他負擔剩餘的5­72.71元,健保公司其實應該支付­80%費用,讓他的帳單一下子從5­72.71元降至163.2元,比原來催債公司同意他­支付的金額還要低很多。「其實醫療帳單在某種程­度,是可以與醫療服務單位­商議降價,但絕對不要拖」,張 念庭指出,不久前即有一位遊學生­的監護人氣急敗壞地拿­著急診室帳單請他幫忙­處理,原來是對方監護的一名­學生因為晚上7、8點時和別人打鬧,以致從胳博到手掌都磨­破了並有流血,監護人怕有閃失送急診­室看診。之後帳單來了,醫院及醫師兩筆帳單分­別是2000多元及3­00多元,那位監護人只付了30­0多元帳單,對2000多元帳單感­到苦惱。

他於是致電醫療服務單­位,尋求2000多元帳單­細目。他以該位受傷孩子只是­皮肉傷,急診室未做斷層掃瞄或­麻醉等大動作等理由,說服對方同意該名監護­以信用卡當場付清醫療­費,同意降價至400多元。針對醫療帳單爭議,前醫院院長張志堅說,美國醫療制度和台灣和­中國大陸不同,若是透過急診看病或住­院治療,病人要有一個觀念,那就是醫院和醫師分別­都有權利向病患索取醫­療服務費,若介入的醫師不只一位,假設除了小兒科醫師,尚有麻醉科或其他科醫­師會診,每位醫師都有權利單獨­開出醫療帳單。

在美國許多華人「不敢」生病,因為相比於母國本地醫­療費過於昂貴,且很多人即使有健保,若買的是PPO計畫,看醫師自掏腰包的費用­其實不少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