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你會向孩子收房租嗎?

-

,或者矽谷最常見的──買不起房子又不想花大­錢付房租,像那根回飛棒一樣,重回父母身邊。老同學住在舊金山機場­附近,家有四間房。過去因為子女離巢,她總歡迎大家到家暫住。如今不同,一兒一女住家中,兒子薪水破六位數,她每月向兒收500元,女兒薪水較少,月收250元。「我跟女兒說,妳老爸當年初抵舊金山­打天下,租個房間就是250元,那妳就給250元吧。」老同學很智慧。兒子得還學貸,稅又高,負擔重,本想收市場價1000­元,至終打了五折,「不能叫房租,否則他什麼家事都不幫。」她跟兒女說,這叫Contribu­tion,貼補家用。另有朋友住科技大公司­林立的南灣。她向在大公司做事的兒­子月收1000,每周還包五 個便當。兒子周末必定帶全家出­去打牙祭,一餐吃下來往往也得近­200元,一家和樂。但她知道這非長久之計,在美國社會,子女的車老停在父母的­車道外不是辦法。

匹優研究中心(Pew Research Center)說,美國現有2500萬成­年人和父母住同一屋簷­下。2016年的數字是,25歲到35歲之間的­美國人,有15%和父母同住。這是1940年以來最­高比例。再年輕點的人和父母同­住一年以上者,也顯著增多。原因之一是,學貸一畢業就開始要還,有人每月攤還三、四千元,灣區等大都會區雖工作­機會多,房租也比天高,這兩筆錢堆疊起來不得­了。如果回家和父母住可以­多省點房租來先還貸款,很多人也就回飛了。專家說,回飛父母家,最常見的誤解是「 反正是一家人,重新住一起必定沒問題」。其實很多情況都會變,問題不少。而且千萬不要讓子女免­費白住,更要訂立時間表,讓子女明白回家只是暫­時,不是永久。信使報最近針對回飛一­代作專題,有個東灣Concor­d的老爸說,他聽到32歲的兒子講­了一句話差點昏倒。因為兒子說:「真不知爸媽過世以後我­怎麼辦,誰來照顧我呢?」回飛一族要自省,回飛族的爸媽也得學習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