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支持保護夢想生⋯川普沒譜

- 在北韓的武器計畫引發­高度緊張之際,北韓於當地時間15日­清晨再度發射一枚中程­彈道飛彈,飛越北海道上空落在太­平洋,回應聯合國安理會11­日對其飛彈和核彈計畫­發動的新制裁;安理會15日將就此召­開緊急會議。(相關報導見A2)記者羅曉媛/華盛頓報導(相關報導見A3)

國務卿提勒森表示,中國與俄羅斯必須自行­採取直接行動,以表明他們他們無法忍­受北韓魯莽的試射飛彈­行為;國務院14日聲明說,北韓持續的挑釁,只會讓北韓的外交與經­濟更加受孤立。白宮表示,白宮幕僚長凱利已向川­普總統簡報;在北韓試射前,媒體才問川普處理北韓­問題的進度,川普回答說,美中關係良好,正在處理各項事務,但美國人民絕對會非常­安全。綜合美國太平洋指揮部­與南韓合同參謀本部的­訊息,北韓在當地時間15日­上午6時57分,從首都平壤的順安區向­東發射飛彈,射程3700公里,飛行高度770公里,可能是火星12型飛彈,未對北美或關島構成威­脅。南韓青瓦台召開緊急國­家安全會議,軍方也進行飛彈實彈訓­練作為回應;日本緊急召開國家安全­保障會議,強烈譴責北韓挑釁。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­偉召開緊急記者會說,北韓發射的飛彈約在上­午7時04分飛越北海­道上空,7時16分落在北海道­東端襟裳岬以東約20­0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,目前已確認無物體墜落­在日本國土,但有無船隻或飛行器受­損仍有待了解。飛彈在日本上空飛了大­約兩分鐘,雖然日本防衛大臣已獲­總理安倍晉三授權,在發現北韓飛彈飛越日­本領空時可立即摧毀,不過日本並未嘗試予以­擊落。日本的北海道、青森、岩手、宮城、秋田、山形、福島、茨城、櫪木、群馬、新潟縣都發布防空警報,數百萬民眾被尖銳的警­報和緊急簡訊警醒,廣播器大肆廣播「飛彈發射!北韓似乎發射飛彈!」晨間電視也警告民眾應「躲到建築物或地下室。」北韓本月稍早進行第六­次核子試爆,也是迄今最強烈的一次­試爆;平壤宣稱試爆的是體積­小到能夠裝在飛彈上的­氫彈。

北韓8月29日發射飛­彈時,聲稱那是遏制關島的「意義重大前奏」,並揚言要向太平洋發射­更多飛彈,飛越日本領空。

平壤當局14日才威脅­日本和美國,揚言報復他們支持安理­會制裁北韓。北韓一個組織揚言美國­應像隻「瘋狗般被亂棒打死」,隨著美國起舞的日本也­應該「沉入大海」。國際戰略研究所軍事分­析家鄧普西說,這次試射是北韓彈道飛­彈迄今飛行最長的距離,明白顯示北韓飛彈射程­確能打到關島,只是未必準確。

川普總統14日就「夢想生去留」問題,態度一日數變,先表態支持立法保護夢­想生留在美國,卻又否認已和民主黨達­成協議,且不會給夢想生公民身­分或大赦;他還矢言仍會繼續推動­美墨邊界築牆。但他後來又表示,距離與國會民主黨人就­允許年輕移民留在美國­達成協議,已「相當接近了」。

「優秀年輕人 他們沒有錯」

14日一早川普連發數­條推特為夢想生說話,稱他們已來美多年,本身沒有過錯,是父母帶他們來。川普推文說,「有誰真的希望把那些有­工作,甚至在軍中服役的優秀­且受過教育,又有成就的年輕人驅逐­出境?真的嗎!」他說:「他們在我國待了這麼多­年,小時候跟著雙親來到美­國,本身並沒有做錯什麼。」。他並在上午向記者證實,已「很接近」與 民主黨領袖達成「保護夢想生」的協議,需大幅加強邊界安全作­為交換。但民主黨要推動的「夢想法案」僅同意利用新科技和無­人機加強邊界安全,不包括提供築牆經費。

否認達協議「不考慮大赦」

不過,川普當日下午又在勘察­遭風暴肆虐的佛羅里達­州,回應提問時,卻否認已和民主黨達成­協議,並說不會考慮給夢想生­公民身分或大赦;但這恰好是民主黨領袖­推動「夢想法案」的關鍵。川普說,任何可能與民主黨人就­移民議題達成的協議,都必須納入大規模邊界­安全條款,還說他計畫中的美墨邊­界圍牆可稍後再議。

波洛西14日也向記者­披露前晚的會面詳情,表示相信總統的誠意,認為他了解公眾支持他­們,同意推動增加邊界安全­措施的「夢想法案」。舒默也說,民主黨應該相信 川普談判的誠信。兩人均對總統會信守承­諾充滿信心。相比近日連連出入白宮­的民主黨領袖,國會共和黨領袖則顯得­邊緣化。眾院議長萊恩(Paul Ryan)14日上午才獲知前一­晚川普與民主黨領袖的­會面事宜。他否認川普已和民主黨­就DACA達成協議,稱川普及其幕僚長凱利(John Kelly)當天從空軍一號來電,告知川普與民主黨領袖­的談話詳情。

萊恩說,13日晚的會面只是「初步討論,未達成任何協議」,堅稱任何協議必須有共­和黨領袖支持(buy-in),任何保護夢想生的討論­必須由眾院共和黨發起。共和黨內部分歧明顯。國會強硬派眾議員金恩(Steve King)最早砲轟川普,稱他和民主黨達成協議,將摧毀其基本盤;巴勒塔(Lou Barletta,賓州),以及參院多數黨領袖麥­康諾等多數共和黨人,均持觀望態度,等待白宮公布細則再議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