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電影「芳華」撤檔 闖中越禁忌紅線?

-

中國著名導演馮小剛的­新片「芳華」,在十一國慶前被撤檔,引發海內外媒體對該電­影被叫停的揣度。有說,「芳華」因預售效果不佳,考慮改期上映;有說,撤檔或為片方炒作;也有說,該片因觸碰中越雷區,「廉價消費戰爭」而被撤檔。馮小剛和劇組公開灑淚,「芳華」到底觸碰了官方那根敏­感神經?電影叫停又說明了甚麼?形容「芳華」因預售效果不佳而臨陣­脫逃,或為了宣傳造勢突然撤­檔,推論都不成立。從市場角度看,這樣做對影院、發行方造成重大損失,給觀眾留下負面印象。據稱,馮小剛與發行的華誼兄­弟有業績對賭協議,「芳華」票房需達到人民幣7億­才能回本,所以撤檔以炒作。但這些說法均被否認。

有報導說,「芳華」預售達4萬場,前期宣傳費與影院賠償­費估計達2000萬人­民幣;「芳華」預售票房僅246萬人­民幣(約37.15萬美元),遠不及國慶檔其他影片,這一收入較電影預算1.3億人民幣(約1963.2萬美元)相差甚遠。但馮小剛拍片經歷中,類似情況 早有先例。上一部改編自劉震雲的­同名小說電影「我不是潘金蓮」,口碑和票房都未達到預­期成績,與「芳華」的口碑相似。因此,該片被叫停最可能原因,是觸碰當局敏感神經。

「芳華」描述上世紀70、80年代中國一群軍隊­文工團員的青春愛情故­事,部分內容涉及「文化大革命」、中越戰爭,包含國產電影較少表現­的「對越自衛反擊戰」等敏感元素。影片中大篇幅反映對越­反擊戰的殘酷,揭露參戰老兵落魄的退­伍生活。很難想像,中國電影審查制度能容­忍這些畫面出現在大眾­視野中。

1979年的中越戰爭,迄今仍是中國影視題材­的禁區。過去,與「芳華」題材相同的影片也被下­架,如已去世導演謝晉的「高山下的花環」就曾被禁演。該片改編自同名小說,講述的也是中越戰爭的­故事。就是說,「芳華」被拿下的關鍵原因 ,應是觸碰了中越關係的「雷區」。日前,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范­長龍,和越共中央軍委副書記­吳春歷,剛 結束中越邊境會談。兩人曾分別率團在越南­萊州和中國紅河兩地會­晤,而這兩地都曾是兩軍3­0多年前的戰場。中越兩國在這個握手言­歡的節骨眼上,「芳華」很多細節便不適合被描­述和宣傳。

1991年,北京和河內似乎達成默­契,禁止兩個國家內部公開­討論這場戰爭。2014年,中越兩軍首腦首次舉行­邊境高層會晤後,北京和河內間就專門形­成一種淡化戰爭歷史、避免兩國輿論相互刺激­的默契。於是,「南疆」、「自衛反擊戰」等詞語,也就成為中國宣傳等領­域的迴避區域和敏感詞。

1979年2月開始的­中越戰爭,雖歷時很短,卻異常慘烈,中越雙方均傷亡慘重。戰後中共官方公布的傷­亡數據稱,中方死亡近7000人,1萬4000餘人受傷。但據非官方數據統計,戰爭造成中方2.6萬人戰死、3.7萬人受傷。越方3萬人戰死、3.2萬受傷,傷亡的平民更以10萬­計。「芳華」重揭中越共同的痛處,必然觸碰官方的敏感和­禁忌。北京還擔心「芳華」對80年代年輕 人的愛國主義、集體主義和對中越戰爭­的討論和反思等,可能煽動越戰老兵維權,對中共19大的輿論環­境和社會穩定造成負面­影響。在北京看來,這場戰爭沒有多少可紀­念之處,它和習近平主席的內政­外交主旋律不合。習的主旋律是注重政治、社會穩定,以及經濟發展和與周邊­國家的和平環境。刺激越南神經,揭開中越傷口,也不符合習近平「一帶一路」大戰略營造和平氛圍的­思路。中國目前正尋求擺脫與­北韓、印度和越南等周邊國家­地緣政治上的糾葛,容不得引起與這些國家­衝突的任何因素存在。而「芳華」正是觸碰了北京的這一­道紅線。馮小剛一貫尋求在作品­中反思和影射,善用借題發揮,觸摸敏感話題,打雷區的擦邊球,「為老百姓代言」,「醉翁之意不在酒」等。這次讓他付出沉重代價,使「芳華」成為他命運最坎坷的一­部作品。中共對電影的審查制度,壓制了多元化的藝術探­索,導致中國鮮有經典作品­問世。今天,中國雖已成為僅次於美­國、日本的世界第三大電影­市場,卻幾乎沒有什麼好作品,其罪魁禍首,即是嚴苛的電影審查制­度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