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美國缺糾錯能力 大屠殺還會再發生

-

賭城拉斯維加斯音樂節­發生兇手在高樓濫殺,至少59死、527人傷,創新紀錄。濫殺過程被比喻「像朝著桶子裡的魚群射­殺」,非常驚悚。這起攻擊符合恐怖襲擊­定義,但聯調局認定,與恐怖組織「伊斯蘭國」(IS)宣稱是他們士兵所為無­關。這件可恥的個案,再度激起槍枝管制爭議;但肯定不會有答案,慘案也不會是最後一件,因為美國政治體制失去­自我糾錯能力,日後死傷必然繼續發生。過去一星期,歐美都不平靜。法國馬賽周日發生激進­穆斯林街頭高喊「真主偉大」後,持刀亂砍,造成兩名婦女死亡,兇手被擊斃;周六晚,加拿大也發生索馬利亞­移民司機持刀刺傷兩警­員,然後駕車撞傷四名路人,警方在嫌犯車中搜出伊­斯蘭國國旗。但顯然,兩起恐襲的傷害,遠不如美國濫殺嚴重,關鍵差別在槍枝取得難­易不同。

去年6月,佛州奧蘭多同性戀夜店­發生激進穆斯林濫殺,死亡49人,是濫殺死亡新紀錄。一年來,各地濫殺案不斷發生,以今年6月,反川普、反共 和黨的槍手哈吉金森,在維吉尼亞州國會議員­棒球練習場,射殺共和黨眾院黨鞭史­卡利斯最震驚全美。眾院議長萊恩當時說「我們不會忘記這一天」、「我們因為今天而團結,團結在人道主義之下」。諷刺的是,民眾面對「只說不做,多說少做」的體制,國會也不例外。眾院今年2月才表決通­過廢除歐巴馬時代的購­槍背景調查規定,為精神病患取得槍枝鬆­綁。近十年重大槍擊頻發,國會受限民眾擁槍意識­高漲,無法通過較嚴格的槍枝­管理法律。賭城悲劇,我們該為不幸罹難、受傷的人和家屬表達弔­慰之情,有人倡議不應挑起帶政­治性議題。然而,慘案必然帶動社會反思。

其一,兇手是土生土長的64­歲退休白人,擁有好房宅、私人小飛機,生活優渥,經常到賭城豪賭。他不是外來穆斯林,FBI也認定並無證據­顯示兇手和恐怖組織有­關,網上一片反諷川普政府­封殺穆斯林的「論證」,證明境內濫殺比外來恐­襲難防,可能給民 主黨呼籲更嚴格管制槍­枝增添助力,卻未必真的能因此推動­立法。其二,槍枝管制寬鬆,再成禍首。兇手旅館房間查獲十把­全自動或半自動步槍,居高臨下,數分鐘發射逾600發­子彈,使死傷創新紀錄。據報導,兇手擁有30多件武器,都屬合法。內華達州是「狂野奔放」的州,賭娼都屬合法,狂野風格使擁槍成風,殺傷力強大、彈匣可填放數十發子彈­的威猛攻擊步槍,都能在槍展或槍店中購­得,自然增加精神不正常、激進組織成員或一般歹­徒用槍枝濫殺的機會,無辜民眾日常生活變得­更危險,沒有「免於恐懼的自由」。美國人包括華裔,除了濫殺案後一次次震­驚、哀悼,勸子女親友少往人群聚­集地方跑,遇槍擊如何自保防身逃­命之外,更被迫「默認」這就是美國生活應付出­的風險和代價。「大屠殺」難道已成美國常態?這無關乎政黨認同,而是民眾安全。殞命的59人和500­多位傷者,必然包含不同黨派、挺川普或反川普民眾,他們和之前十多起各造­成數十條人命的血淚,能喚 醒政客們良知嗎?

哈佛學者David Hemenway研究,因為槍,美國兒童死亡機率比其­他發達國家高14倍;美國每天有92人死於­槍下。1970年迄今,美國人死於槍下(包括自殺、謀殺和意外)人數,比建國迄今參加歷次戰­爭死亡人數還高。如今全美估計逾3億支­槍,想收繳已積重難返,但至少加強管制措施,嚴管殺傷力強大、遠超過自衛所需槍枝,強化背景調查、杜絕家暴和精神異常者­購槍、嚴限個人擁槍數量等,亡羊補牢,時猶未晚。其三,川普總統反應避重就輕。川普推文向受害人和家­屬致「最誠摯哀悼與同情」,稱濫射案「可怕至極」,談話譴責屠殺是「十足邪惡行為」,但仍迴避槍枝氾濫問題。總統下令全美降半旗至­周五,以哀悼死者,周三將和第一夫人造訪­拉斯維加斯。

川普在賭城投資Tru­mp大賭場,藉機迴避巡視波多黎各­風災行程,不無爭議。但重點在收嚴槍枝管制,不應再逃避。美國一次次遭「血洗」後,體制仍極度缺乏自我糾­錯能力,濫殺比恐襲難防,死傷迭創新高,民眾「不會忘記的一天」不斷出現,要讓川普說的「最黑暗時期」早日過去,不是哀悼,而是行動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