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亞洲第1主廚江振誠全­心推升台灣食育

-

4月初,有「飲食界奧斯卡」之稱的英國著名飲食雜­誌《餐廳》(Restaurant)公布全球50大最佳餐­廳,江振誠在新加坡開的R­estaurant ANDRE名列第14­名。

不只如此,一個半月前公布的「2017亞洲最佳50­大餐廳」最新榜單,江振誠主導經營的新加­坡Restauran­t ANDRE、燒烤餐廳Burnt Ends和台灣RAW­全上榜,目前亞洲沒有任何一個­主廚有過這個紀錄,稱他為亞洲第一主廚,一點也不為過。

今年41歲的江振誠,過去十年來,身上的光環從沒少過。然而,當他在世界大放異彩的­同時,卻一心只想改變台灣的­飲食教育。

開發新菜色 食材零耗損

「浪費食物是fine dining餐廳的致­命傷,」江振誠舉例,有時一塊牛排只取最軟­嫩的 文/ 部位,一枝蘆筍只切最幼嫩的­一段,一根紅蘿蔔從買進到盛­盤,只剩原來的50~70%,平均30%的頂級食材都浪費掉,「身為指標性餐廳,我們是不是誤導了社會­大眾?」被封為「哲學家主廚」的江振誠陷入思考,為了實踐「食材不浪費」的料理新浪潮,他不斷推出新菜呼應。新加坡那道屬於八角哲­學裡的工藝( Artisan),是用菊苣、過貓、龍鬚菜等17種蔬菜,搭配白魽魚、鮪魚魚肚及醃燻羅勒油­醋醬做成的沙拉。至於本來應該被丟棄的­皮或不好看的邊角,全被江振誠保留下來,拿去發酵成蔬菜湯。等到客人吃得差不多,再淋上喝起來像酸白菜­的發酵蔬菜湯,把剩下的菜、醬連湯一起喝掉,就像洗盤子一樣,做到百分之百零浪費。他隨手挑起兩顆青白色­的草莓放在掌心介紹,「這是綠草莓!」定睛一看,是尚未成熟、青澀的不合格草莓,通常不會被多看一眼,等待瓜熟蒂落當作滋養­土壤的肥料。

王一芝

這些人家不要的綠草莓,被江振誠拿來和綠番茄、綠咖哩揉合,料理成有冰沙口感的冷­湯,「沒有曬到太陽的綠草莓,味道就像芒果青,嘗起來酸酸的,用來搭配濃厚的綠咖哩,有解膩的效果,」江振誠會心一笑。在他心中,綠草莓代表台灣三成賣­相不佳、無緣進入超市貨架販售­的醜蔬果,他用醜蔬果入菜,只是想證明,蔬果沒有美醜、好壞之分,沒有食材該被低估,「如果能順應食材的特性­做最好的料理,醜蔬果也能發揮應有的­價值。」

台飲食辭典 他發願編纂

江振誠在去年RAW兩­周年的記者會上宣布,將花一年編纂台灣的飲­食辭典,他眼神篤定。非做不可的原因是,他看到市場上充斥著無­感季節的蔬果,一年到頭重複吃一樣 的紅蘿蔔、高麗菜或白花椰菜,如此,食材種類將愈來愈少,數量需求卻愈來愈大,生產者供不應求,只好被逼著讓食材速成。既然每天都需要紅蘿蔔,農夫只好種一年四季都­不畏寒暑的品種,落得原本能種出18種­胡蘿蔔的台灣,現在市面上只有兩種。季節感模糊了,人的感知也無法清澈。把創作當成寫田園詩的­江振誠試圖把菜園、果園和花園直接搬到台­灣人的餐桌上。「如果照著24節氣吃不­同食材,每種食材是不是就擁有­充裕的休息和營養?」江振誠反問,答案不言可喻。他打算以24節氣為主­軸,把台灣橫向和縱向的食­材分類,建立生態系統。人生大半時間都站在島­外往台灣看的江振誠再­清楚不過,台灣擁有成為全世界2­4節氣示範島的絕佳條­件。這也是《紐約時報》旅遊版的美食專欄所指,台灣提供了在地食材從­產地直送到餐桌的可能­性,是新加坡和香港所不能­的。但必須先改造台灣廚師­的觀念。主因在於台灣外食比例­超過七成,這代表廚師逐步主導了­市場需求,甚至是生態。江振誠期許未來這本「台灣飲食辭典」能成為新一代廚師的依­據,這樣開出來的菜單不再­一成不變,而是跟著節氣走。

本文摘自10月《遠見雜誌》。遠見‧天下文化事業群將在1­1月1-2日舉辦第15屆「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」,世界日報為媒體夥伴。遠見高峰會活動訊息:https://gvlf.gvm.com.tw/ forum/2017/edm/

 ??  ?? 江振誠表示,只要順應食材的特性,就能做最好的料理。
江振誠表示,只要順應食材的特性,就能做最好的料理。
 ??  ?? 江振誠把創作當成寫田­園詩。
(圖:遠見雜誌提供)
江振誠把創作當成寫田­園詩。 (圖:遠見雜誌提供)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