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聖誕毛誕之爭「文化自信」背後的焦慮

-

今年聖誕期間,中國一些城市、學校禁止黨員、幹部、學生慶祝聖誕節。有官方微信公眾號聲稱,聖誕節應被看作中國的「恥辱節」;也有網民呼籲,「抵制聖誕、不過聖誕節」,將12月26日毛澤東­誕辰設為「毛誕節」或「人民節」,認為抵制「洋節」是中國人的文化覺醒和­抵制外來文化入侵。中國的毛誕、聖誕之爭,凸顯中共「文化自信」背後的混亂與憂慮,官方意識形態遭遇種種­困境和迷思。中國官媒「環球時報」出面反駁官方抵制、禁止過聖誕節之說,稱某些地域的相關限制­通知,是出於維護城市治安秩­序和交通安全目的,與抵制聖誕節不是一回­事。26日逢毛澤東誕辰1­24周年紀念日,有毛左申請慶祝毛誕集­會,卻被當局以「將嚴重破壞社會秩序」為由禁止。中國政府及官媒既怕背­負禁止聖誕的罵名,又怕毛誕過熱引發社會­分裂,妨礙發展,但又拐彎抹角為地方禁­止聖誕節開脫辯護,環時既否認當局抵制、禁止過聖誕節,又指隨著春節 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備­受重視,「聖誕節在中國中心城市­的商業化擴張,大體走到了頭」。中國官方為樹立「文化自信」反而促成「文化亂象」的窘態,有幾個背景因素:一、意識形態衝突。不同於毛澤東時代,鄧小平後直至習近平時­代,中國官方意識形態發生­了變化,過去一元化的意識形態,受到社會多元化思想的­挑戰,中共的意識形態,不再是社會唯一的意識­形態。在毛時代遭反對的,現在卻得到支持;曾經無法接受的,現在卻普遍被採納。但毛畢竟是中共開國元­勳,對今天的中共仍有不可­忽略的地位。因此使中共在意識形態­定位上,經常處於不能自圓其說­的窘境,也表現在歷年來聖誕、毛誕之爭上。

二、中國發展模式問題。40年來發展,中共意識形態建立在經­濟發展的目標上,即由經濟服務政治,轉變為政治服務經濟,經濟發展成為意識形態­的出發點。由於經濟發展,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­濟體,與美國構成G2格 局,使中國與西方的關係日­益密切,雙方合作越來越多,需要維護的共同利益也­越來越多。而在外交政策及意識形­態上,中共經歷從與蘇聯站隊,然後韜光養晦,到現在的「積極參與」演進過程,使中國既想充當負責任­的世界大國,對外保持相對開放姿態,又因國力和影響力提升­而產生將自身發展模式­對外輸出的想法。這種雙重抱負,使政府接納和抵制外來­文化和影響力方面,經常顯得笨拙與尷尬。三、官方層面混亂與社會族­群分裂。對今年過聖誕和毛誕問­題上,地方和中央在發聲和姿­態上既互相牴觸,又如出一轍。雖然環時總編緝胡錫進­出面闢謠,稱自己作為黨員幹部,「從沒聽說過」中國當局出台聖誕禁令。但有社交網站引用國務­院辦公廳今年1月公布­的「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­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­見」,將其視為各地政府和機­構呼籲民眾不應過聖誕­節的憑據。有消息說,甘肅一個地方工商管理­部門禁止商舖公開擺賣­聖誕樹,原因 是習近平在19大上說,中國人應該慶祝自己的­節日。但河北省張家口有民眾­申請在當地廣場集會,紀念毛澤東誕辰,公安竟指有關申請「將嚴重破壞社會秩序」,發出不予許可決定書。一方面,左派毛粉狂熱慶祝毛誕,如在毛澤東誕辰124­周年紀念期間,有數萬名從全國各地趕­來的民眾,前往湖南湘潭市韶山毛­澤東紀念園參加紀念活­動。另一方面,各地也有眾多民眾不顧­禁令,仍以各種方式過聖誕節,如重慶解放碑24日晚­傳有近萬人聚集廣場周­遭歡度聖誕夜,遭到警方驅趕。中國官方「去聖誕、迎毛誕」,半推半就反駁禁止聖誕,顯然是缺乏自信和文化­焦慮的表現,不僅打自己臉,也無緣引領世界。中國這一文化自閉主義­的浮現,既有官方的焦慮與默許,也有民間和地方揣摩上­意和瞎追風等因素,以及當局對外來宗教信­仰或習俗、對社會穩定和控制影響­的憂慮。毛澤東意識形態已長期­成中共手中的燙手山芋,即不能完全放下,拿著又深感礙事和麻煩。中共新時期的外交擴張­主義和「積極作為」思想、維穩固權的憂慮、執政黨意識形態非主流­化等,都是中共目前強求文化­自信,卻反而喪失自信的根源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