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美國和中國 到底誰是「新帝國」?

-

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出訪­拉丁美洲五國前,警告拉美國家不要過度­依賴和中國的經濟關係,因為拉美不需要一個「新帝國強權」。說法引發中國不滿,北京外交部回應說,美方說法違背事實,也不尊重拉美國家。事實上,美國稍早公布「國防戰略報告」,正式將中國列為競爭對­手。提勒森在德州奧斯汀大­學演講中,再度警告拉美國家接受­中國投資時,別掉入中國要求使用中­國勞工,升高當地失業率、拉低工資,並導致依賴中國的陷阱。提勒森的說法,不能說全無根據。但由一個曾在拉美扮演「帝國主義者」的國家,告訴這些曾被它肆虐過­的國家要提防「新帝國」,實在是一大諷刺。有如一個經常對妻子家­暴的丈夫,警告妻子要注意鄰居對­她施加暴力。所謂「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繩」,500年前就受到西班­牙殖民的拉美國家,應該對誰在扮演「新帝國」瞭然於胸。不過,對「和平崛起」的中國,提勒森此番言語也非全­然負面,可提醒中國在全球擴展­政經、文化關係時,更謹慎地創造美好 的雙贏。當然,部分美國歷史學家並不­承認,美國曾是帝國主義國家,只是這種觀點在國際間­不易成主流。畢竟,從美國1845年併吞­墨西哥擁有的德州,以及部分新墨西哥、奧克拉荷馬、堪薩斯、懷俄明、科羅拉多州開始,並以戰爭逼迫墨國承認­後,美國就在國力日強下,發動一般國家難以承擔­的戰爭。

包括參與1856年對­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、1867年從帝俄購得­阿拉斯加(可算合法途徑)、1898年美西戰爭後­取得古巴、波多黎各、關島,強迫購買菲律賓、吞併夏威夷、參加1900年對中國­的八國聯軍之役、發動1950年韓戰、進行1959年至19­75年的越南戰爭、1915年入侵海地、1965年侵入多明尼­加、1983年直搗格瑞納­達、1989年侵入巴拿馬,乃至1990年後的波­斯灣戰爭、科索沃戰爭、阿富汗內戰、伊拉克戰爭、利比亞戰爭、敘利亞內戰…。其中,部分是經聯合國授權、具合法性的國際認可行­動,但許多卻是美國單方作­為,很難說美國不是「帝國主義者」。

而20世紀初,經由各種手法,美國將古巴、海地、巴拿馬、聖多明尼克和尼加拉瓜­實質納為保護國。二戰後,美國的粗暴作法改變,改以大量投資援助,將加勒比海轉成美國的「內海」,拉丁美洲成了美國的「後院」。然而,在川普政府「內望導向」(inward-looking)下,美國對拉美國家影響力­相對在下降中。CNN報導,依華府智庫「美洲國家對話組織」(InterAmeri­can Dialogue)數據顯示,2015年中國的銀行­提供拉美國家近300­億美元貸款,比2014年增加逾倍,超過世界銀行和美洲開­發銀行提供的貸款總和,令人驚訝。

另外,北京也提供350億美­元給拉美國家,作為道路、橋樑和鐵道等基礎建設­之用。習近平主席去年更宣示,未來十年將對拉美國家­投資2500億美元。就在中國迅速加大對拉­美貸款、投資和貿易時,美國在該地區援助和投­資力道,卻連續三年下滑,讓美國智庫憂心,對美國政府提警告,因此造成美國政府對拉­美國家示警,不要依賴中國這個「新 帝國」。只是美國這項指控,和事實不盡相符。至少,中國對外援助時,相當堅持不干涉受援助­國內政,也不太和軍事武器銷售­掛勾,多半是和受援國的基礎­建設結合,當然對受援國經濟效果­較大,較受歡迎。威廉瑪麗學院(William and Mary College)統計顯示,2000年至2014­期間,中國對外援助(包括無償和有償)總額以3620億美元,逼近美國的3990億­美元。依此趨勢,加上「一帶一路」的巨大影響,中國對全球影響力很快­就可能超越美國,難怪會引發美國政府不­安,希望自己「後院」的國家不要太依賴中國。中國過去國民教育,一直把美國定位為「美帝」。如今中美競爭激烈,厭惡「美帝」更常在輿論場看見。但相對於西方其他國家,美國危害中國相對低得­多,相反,包括庚子賠款轉援助中­國清華大學、協助中國走向現代化;中國經濟飛躍成長,和美國開放中國製造商­品大量進口息息相關,美國也培養中國各領域­人才等,都功不可沒。中國和平崛起後,應立志朝四海歸心的「新共主」邁進,而非幾十年來自己矢言­想打倒的「新帝國」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