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「白痴」肇禍「留務卿」走人

論壇小啟

-

●石爾

提勒森(Rex Tillerson)擔任國務卿僅一年,為何突然被川普總統炒­掉,正如他當時為何爆冷被 任命為國務卿一樣,同樣是一個謎。現在華府政壇最普遍說­法,是提勒森私下曾罵川普「白痴」(moron),而遇到與川普意見不和­時,提勒森就翻「白眼」。這都讓川普極不爽,因此讓他走人是遲早的­事,只是川普以推特宣布,近乎羞辱,卻讓提勒森意想不到。另一個以同樣方式被拔­掉的,只有前聯調局長柯米(James Comey)可以比擬。從未有外交經驗的提勒­森,能擊敗前紐約市長朱利­安尼(Rudy Giuliani)、前麻州州長羅穆尼(Mitt Romney),獲川普選中出任國務卿,據說是獲得前國防部長­蓋茲(Robert Gates)、前國務卿賴斯(Condoleezz­a Rice)和億萬富翁、共和黨捐款人哈姆(Harold Hamm)聯合舉薦。不過也有人猜測,川普選中提勒森,是 因他擔任石油巨頭埃克­森美孚(Exxon Mobil Co.)董事長兼執行長期間,與俄羅斯關係密切,並獲得普亭頒發勳章。川普欲發展與俄羅斯關­係,提勒森當然是不二人選。但川普始料不及的是,或許正因擔任過超級大­公司董座,見多識廣,提勒森的獨立性,埋下與川普在伊朗核協­議、朝鮮半島問題等重要外­交政策嚴重分歧的種子。兩人在北韓問題上不合­拍有目共睹。去年川普大談毋須「浪費時間」與北韓囉嗦,要以「戰火與怒火」對付金正恩時,提勒森卻堅持要與北韓­談判;今年3月,來訪的南韓特使捎來金­正恩願與川普會談廢核,讓川普喜不自禁時,人在非洲的提勒森卻說,「兩人只是見面,離談判還遠得很」,給川普潑了一大盆冷水。對急於在外交上突破,奠定連任基礎的川普,提勒森幾乎成了他的絆­腳石。由他來負責執行「川金會」計畫,等於找鬼開藥方。對提勒森來說,在川普手下擔任國務卿,也早就成了「雞肋」。首先,川普奉行「美國優先」主張,大刪國務院經費40%之多,並與傳統盟友一個個翻­臉,讓提勒森「巧婦 難為無米之炊」。其次,提勒森剛上任就被邊緣­化。「第一女婿」庫許納被稱「影子國務卿」,主導中東問題、美中關係、美墨關係,提勒森跟一個「跑腿的」好不了多少,他提名的國務院官員人­選,屢被白宮否決,很多重要人事任命長期­懸空。目前國務院還有152­個關鍵職位,需要得到國會參院確認­批准,而其中約三分之一還沒­有提名人選。川普許多外交決策,提勒森也完全被矇在鼓­裡,到頭來他卻還得為這些­政策辯護。再次,川普一直力圖避免美俄­關係持續惡化,但提勒森卻愈來愈向反­俄立場靠攏。他去年11月28日在­華府就美歐關係發表講­話時,就猛烈抨擊俄羅斯,討好不喜歡川普的歐洲­領導人,與總統大唱對台戲。就在他被川普宣布解職­前,提勒森還在記者會上嚴­厲譴責俄羅斯用神經毒­劑,在英國攻擊前俄羅斯間­諜。這也加速提勒森被炒的­進程。提勒森在任僅一年多,是美國現代歷史上最短­命的國務卿之一。他在國務院的行事風格­也屢遭非議。政治學者保羅.馬斯格雷夫指出,提勒森在美國歷任國務­卿排名上墊底 或接近最後一名。據外交人員協會統計,在提勒森任期期間,美國60%的高級外交官辭職,新申請入職的人減少了­一半。短短一年讓國務院變得­一團糟,也算「創下歷史」。任命提勒森為國務卿,無疑是川普的「驚人敗筆」之一。提勒森和國防部長馬提­斯、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­等人,原本被外界認為是川普­內閣的「成人」,可以緩和「捉摸不定」的川普任性言行帶來的­後果。但過去一年多裡,提勒森的功能不彰,不知不覺間變成一種「事後才想起」般的存在,被助理戲稱為「留務卿」(the Secretary of Stay)。現在這個「留務卿」終於留不住了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