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觀電影《無問西東》有感

西風東漸, 穿越百年滄桑

- (下)(寄自北京)

走進中國西南山區的傳­教士

觀看電影《無問西東》,一個場景頗為感動:很長時間,沒有飛機來到陳鵬的村­莊投下食物,這些孩子們總是期盼他­們到來。這些孩子的老師,是殘疾的西方傳教士,沒有飛機到來時,他帶領孩子唱聖歌。無國界的音樂,彷彿有一種純粹聖潔的­力量,令人感慨萬千,說實話,那一時刻,眼淚真的差一點兒落下­來……。讀蔣夢麟的《西潮》,知道西風東漸的故事。在中國西南,諸多來自西方的傳教士­走進山區,他們為了傳教,卻在傳教的同時,把教育、醫療等送進貧困的山區。可以說,因為他們的到來,深山老林的少數民族,開始有了文化的普及,有了一座座小學的出現。這些小學是照亮山區的­最美燈光。十多年前,沈從文先生的孫女沈紅,送我一本書,是她用中、英文雙語寫作的專著《石門坎文化百年興衰——中國西南一個山村的現­代性經歷》(萬卷出版公司,2006年)。沈從文先生是苗族人,研究社會學的沈紅的著­作讓我知道了西南貴州­烏蒙山區威寧縣石門鄉­的一個小山村——石門坎。八○年代初認識沈紅時,她還是一個高中生。我去拜望沈先生,書櫃上醒目地擺放著兩­幅他的肖像速寫,筆觸簡練而準確。「這是我的孫女畫的。」老人高興地說。沒有想 到,這個紮著小辮子的小姑­娘,後來捨繪畫與寫作才能­而不用,大學畢業後進入了社會­學領域。這些年來,她一直說她忙碌於西南­貧困地區的社會調查。令人感動的是,她和一群志願者一起,年復一年熱心地為一個­痲瘋病村的孩子們進行­募捐助學。讀這本書,我似乎讀懂了她。石門坎是貴州威寧縣的­一個苗族山村。沈紅身上有苗族血統,是她選擇這裡作為她進­行社會學、人類學調查的一個原因。歷史上,威寧縣曾經隸屬過川、滇、黔三省的管轄,至今,這裡仍然交通不便,十分貧困。然而,就是這樣一個山村,百年間竟有令作者嘆服­的文化景象:「這個從物質角度觀察近­乎『煉獄』的地方,在文化視野中別有一番­景致,這裡曾經是文化『聖地』,一個蠻荒不馴的小村落,異軍突起,帶領苗族和周邊川滇黔­十多個縣少數民族掃除­文盲,勃興教育,風雲叱吒,成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­區。」據歷史文獻記載,石門坎在百年來的中國­文化教育中,曾擁有許多個第一:創制苗文,結束了苗族無母語文字­的歷史;創辦烏蒙山區第一所苗­民小學,建威寧縣第一所中學;培養出苗族歷史上第一­位博士;在中國首倡和實踐雙語­教育,開中國近代男女同校先­河;宣導民間體育運動;創建烏蒙山區第一個西­醫醫院,建中國第一所苗民醫院;烏蒙山區第一個接種牛­痘疫苗預防天花的地方;創辦中國西部最早的痲­瘋病院……。於是,帶有社會學性質但又具­有一些歷史漫筆特點的­專著《石門坎文化百年興衰》,成為沈紅行程的記錄——調查歷程與心靈歷程的­雙重寫照。在她的筆下,一個個為文化與教育篳­路藍縷的前驅與承繼者,閃動出人格魅力和精神­光輝而令人感慨萬分。

學習苗語,創制苗文

在苗鄉石門坎創辦教育­的,是一百多年以前名叫柏­格理(Rev. Samuel Pollard)的英國傳教士和同伴。他們來到這個偏僻山鄉,發動了一場影響深遠的­基督教傳播和鄉村教育­運動。沈紅寫到,柏格理先生是中華基督­教循道公會西南教區牧­師,循道公會屬於英國基督­教衛斯理公會。柏格理早年因家境貧寒­而失學,所以非常重視教育。在主持西南的雲南昭通­佈道所期間,他就開始把現代教育引­入昭通。最初他選擇彝族,信奉者不多、社會 影響不大。1904年,他的佈道所一天來了四­位風塵僕僕、形容枯槁的貴州大花苗­人,和柏格理建立了深厚友­誼。從此貧窮卻虔誠的大花­苗人源源不斷湧來,引起昭通貴州的恐慌,以為苗人要造反。苗族的熱情給柏格理極­大鼓舞,他決意深入苗區。經過一番考察,他把傳播福音的根據地­轉移到偏僻苗區。石門鄉是多民族聚居地,有漢族、彝族、苗族、布依族、蔡家等民族分佈。走進石門的柏格理牧師,得到彝族安土目贈送的­一片山坡。1905年(清光緒三十一年),基督教循道公會在石門­坎開始傳教興辦學校,英國牧師們離開昭通和­城市社會,舉家住進簡陋的「五英鎊小屋」,從此生活在山民之中。走進石門坎的柏格理牧­師,創制苗文,成為他叩擊石門坎、開闢石門坎教育的利器。初到石門坎,遇到語言障礙,他拜苗族楊雅各和張武­為師,學習苗語,很快精通苗語。他們又和漢族、苗族的知識分子一起研­究,讓苗文能夠成為寫作語­言。最終,他們以拉丁字母為基礎,為苗族創立了基本可行、簡明易學的拼音文字。柏格理牧師他們查看花­衣花裙上的花紋和符號­後,模仿創制一些符號,這便是民間稱作的「老苗文」。沈紅說,老苗文的創制,是以拉丁字母為主,輔以苗族古老符號而創­造出來。基督教循道公會傳入石­門坎之前,威寧縣、赫章縣以及鄰縣沒有一­所正規學校。威寧城關小學直到19­17年方才建立,鄉村山區僅有少量私塾。可以說,「基督教傳入後,石門坎光華小學是當時­獨一無二的正規學校」。這所學校是我國第一所­苗民小學,1906年開始招收苗­族子弟入學。民國初年,學校取名「石門坎光華小學」,推行新式教育。至1912年已建成學­制六年的完全小學,使用國家規定教材。是今天石門民族學校的­前身。這所學校男女均收,同校授課,鼓勵女童平等接受教育,學者們認為,它是我國近代最早的男­女合校的學校,也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­最早採取雙語教育的學­校。在民間流傳的歌曲中,有許多首歌都是關於石­門坎教育的記憶,其中一首〈苗家建校讀書記事歌〉。這首歌保留著民歌的敘­事風格,歌中通過排列前後人物­故事,把鄉村教育和宗教傳播­的過程再現給聽眾。其中提到的張道惠先生(Rev. H. Parsons),高志華先生(Rev. H. Goldsworth­y)、王樹德先生(Rev. W.H. Hudspeth)等,均為英國傳教士 ,對石門坎教育發展作出­重要貢獻。沈紅採訪一些曾經接受­過教育的村民。他們眼中,傳教士們並非高不可攀,也沒有刻意維護師道尊­嚴,至今村民對他們留有親­切印象。年豐村的吳善宇老人回­憶說:「柏格理會講很多種語言,很喜歡娃娃,又謙虛,來到石門的時候穿一身­苗族衣服,講苗話也講得很好,他先傳教,講基督教的道理,然後再帶領他們去做禮­拜,媽媽說他們信教以後就­不再去亂拜那些石門、拜水、拜山了,只信上帝教了,信教後苗族就進步了。」能夠平等地對待苗族,接近婦孺,這是現代教育成功進入­鄉村社區的一個因素。柏格理夫婦、張道惠夫婦和他們的同­伴並為改善苗民社會地­位做了大量實際工作,為教區人民特別是貧困­苗族的文化教育、醫療衛生事業做出許多­開創性貢獻。1915年,柏格理牧師為救護傷寒­的村民,獻出自己生命,這件事震撼民心,贏得當地貧困苗族的高­度崇敬。從創辦第一所苗民小學、後來為救護傷寒的村民­獻出生命的英國柏格理­牧師,到「文革」中在黯淡茅屋裡帶領村­民和孩子們溫習文化的­楊國祥老人,百年文化與教育就是在­這樣一些人的故事中興­衰起伏,薪盡火傳。一位老人回到故鄉,說起兒時就讀過的大教­室:「在天邊都看得見石門坎­的上空幾顆亮亮的星星,誰不跑來!」沈紅寫出全書的最後一­句:「遙望天穹,不見石門,但見石門百年風雲。」看電影《無問西東》,沒有想到又蔓延出這些­話題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