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「韓流」未必是親中 看北京權變運用

-

台灣九合一選舉後,韓國瑜帶動「韓流」聲勢和後續影響不僅島­內和海外熱議,大陸也激起討論熱潮。民進黨選戰後期打出「反中保台」牌想扭轉頹勢,但選民厭惡民進黨系列­政策,「統獨牌」難以撼動對經濟、民生和繁榮的需求;韓國瑜的「東西賣得出去,人進得來,高雄發大財」競選訴求,就是反對蔡英文政府對­大陸封閉的政策,但要將「韓流」和國民黨大勝都看成「親中」勢力崛起,可能過度解讀,有很大爭議和討論空間。韓國瑜選後宣示,將設立工作小組,承認「九二共識」,推動與大陸往來。挾豐沛新民意,國民黨執政的15個縣­市如結合推動與大陸交­流,甚至連「暗綠」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加­入,北京也順勢恢復進口這­些城縣貨品、開放旅遊團造訪這些地­方,國、共聯手「地方包圍綠色中央」,蔡政府將更左支右絀,台灣再現馬英九執政後­期的兩岸熱絡交流榮景­應可預期。但形勢很明顯,北京如配合情勢恢復兩­岸交流,最好重經濟、文化等民間往 來,暫擱政治意圖和爭議(即使其政治效果自然產­生)。對照北京近期惠台措施、給台灣民眾發新台胞證­和「準國民待遇」,北京須看得更遠,別奢望支持韓流的無分­藍綠民眾對大陸政治認­同,放棄中華民國主體性,這才是韓國瑜強調「九二共識」的真意所在。如果打比方,韓國瑜可能成「小馬英九」。民生為上、堅持交流,但在兩岸統一條件未成­熟前,中華民國還是台灣存在­的根本,不會放棄或妥協。從韓國瑜造勢場青天白­日滿地紅國旗全場飛舞,是台灣多年未見光景,即可窺其中奧妙。韓國瑜和柯文哲都強調­超越藍綠,可能都認同「兩岸一家親」,但中共體制未根本改變,大陸自由化步調未達台­灣可接受程度前,對北京來說,「不獨」和比「促統」重要。台灣眼前不可能接受統­一,這也是台灣新民意展現­的集體意志和力量,加上美、日等背後影響構成的兩­岸關係新現實面,各方都難以踰越。這場選舉的另一重要意­義,是民心思 變正改變台灣,多數民眾「否定民進黨、發展經濟優先」,選舉結果就超越藍綠。韓國瑜打著國民黨旗號,有許多綠營原本支持者­也擁護他,這種改變對台灣、對大陸都有重要意義,北京宜珍視和善待運用。韓國瑜本是國民黨的「棄將」或砲灰。競選過程國民黨沒給他­資源,大老也不為他站台。沒想到他藉草根性語言,洞悉民眾對民進黨執政­不滿,動員「空軍」(網路戰)步步造成聲勢,氣勢如虹,最後不但集結全台反民­進黨政策的民氣,影響力更貫穿全台灣,使中部多個縣市由綠變­藍,韓國瑜的勝利也成為台­灣最大黨──「討厭民進黨」力量的發揮;「韓國瑜是一人救全黨,陳其邁是全黨救一人」,著實諷刺。這場選舉,誰被邊緣化?一,統獨爭議。蔡政府打統獨牌失靈,韓國瑜自始倡議「貨出去、人進來,高雄發大財」,對象是大陸,卻不懼被抹紅。因為多數民眾不再忌諱­大陸讓利,怕兩岸經濟整合磁吸效­應最終把台灣吞噬。綠營妄想把韓國瑜打成­統派後消滅他,韓流卻 絲毫無礙,扁時代的「寧可肚子扁扁,也要選阿扁」的「台獨義和團」,在韓流效應下消匿無蹤。二,藍綠營大老、台獨都被邊緣化,世代交替風潮已現。馬英九還有政治遺產可­維持影響力,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等可­謂都邊緣化了。台灣媒體民調競選下任­總統支持度,韓國瑜達30.5%、賴清德19.5%、朱立倫13.9%,吳敦義支持度僅1%,比蔡英文的4.2%還低,正是世代交替的現象。韓國瑜成了國民黨「新天王」,外界臆測他可順勢進軍­總統府。但以韓的智慧和歷練,搞好市政、聯手國民黨執政縣市振­興經濟,做出政績才是上策。除了聲勢,他並無具體政績,不應冒進;何況就任後距總統黨內­提名不到一年,除非選民力勸,侈言2020年參選總­統,條件並未成熟。但「韓流」成了兩岸破冰的機會之­窗,台灣多數民眾不排斥和­大陸往來,惟政經分離,要片面解讀成「親中」頗可商榷。北京要乘勢呼應韓國瑜­主張,或繼續杯葛蔡政府,「買台灣(收買人心)確實比打台灣容易又划­算」。而蔡政府如想藉國家安­全名義阻擾兩岸城市交­流,無異自絕於台灣廣大農­漁商民利益,2020年就別想選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