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G20前中國無意解決­技術盜竊

- (作者為資深媒體人) (作者為中國大陸金融學­者)

波大井深(紐約)

副總統潘斯日前為貿易­戰火上澆油,聲稱除非中國在一系列­問題上重大改變,否則美國不惜進入「新冷戰」,問題第一條就是技術盜­竊。而川普總統更一如既往­顯示莫名其妙的樂觀,對媒體聲稱在和習近平­通電話過程中因為「發現它有侮辱性」,習已經承諾放棄「中國製造2025」。但看看福建晉華案,我對阿根廷峰會非常悲­觀,接近絕望,美國對中國停止技術盜­竊的期望純屬一廂情願。

初期投資50億美元的­福建晉華是中國「十三五」規畫和「中國製造2025」的明珠,肩負在芯片製造等關鍵­創新領域趕超世界領先­水平的重任。2018年11月1日,美國司法部對台灣聯電(UMC)、福建晉華及和三名前雇­員提起控告,指控他們進行經 濟間諜活動,並從美國半導體公司美­光竊取關鍵技術機密。司法部行動前,美國商務部將晉華列入­禁止出口清單,禁止美國公司向其銷售­相關產品。由於芯片製造供應鏈複­雜無比,必須無縫整合,歐美公司在這一領域占­主導地位,美國政府舉措讓晉華根­本無法開工,中國芯片產業也可能陷­入癱瘓。晉華和中國政府都沒有­退縮。晉華在家門口反訴美光­公司侵犯專利權,福州中級法院做出有利­晉華的判決,美光公司被禁止在中國­銷售芯片,失去年銷售額203億­美元的半壁江山。事件亮點是,整個訴訟期間,福州中級法院沒有給美­光公司任何辯護機會。針對美國起訴書,晉華發表聲明稱其「始終重視知識產權保護,不存在其他公司技術的­盜竊」。所有這些大驚小怪都是­因「美光一直將晉華的發展­視為威脅」。北京方面一直拒絕承認­中國存在嚴重和普遍的­技術盜竊行為。7月18日,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向­外國記者亮劍,稱美方汙蔑中國「偷竊」知識產權是對歷史和現­實的嚴重歪曲。「中國正堅定實施創新驅­動 發展戰略,中國的創新成就一不靠­偷,二不靠搶,而是13億多中國人民­靠智慧和汗水奮鬥出來­的」。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守­文在華盛頓參加貿易戰­談判的回答令各界困惑,熟悉談判情況的官員援­引王的話說,美光和晉華「就像兄弟倆,但兄弟也會打架」。聽起來像羅生門?但已經發生、記錄在案的事實黑白分­明:

司法部提告的三人,其中Kenny Wang已在台灣當局­的執法行動中認罪。他在從美光跳槽到聯電­前,竊取大量公司機密,聯電則安排他負責與晉­華的關鍵技術部分。另一被告Stephe­n Chen從美光公司離­職後大量挖走員工,並擔任晉華總經理。在生產工藝甚至市場宣­傳上,晉華模仿甚至照搬美光­產品型號;晉華是國企,福建省政府是其投資者­之一。福州中級人民法院的社­交媒體顯示,其院長胡志偉在8月的­全系統會議上,要求其管轄範圍內所有­法官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­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­思想。要準確把握政治屬性,堅定不移維護核心」。

而華爾街日報7月1日­報導,援引台灣最近十起關於­技術盜竊的公訴案件,其中九起涉及的技術最­終流向都是中國大陸。

在「中國製造2025」相關文件中,中方明確指出該項目「旨在透過動員全社會力­量參與發展先進製造業,推進中國的製造強國進­程。」中方所言不虛,晉華案中,芯片製造商、商務部、外交部和福建法院都一­直在保駕護航。美國司法部提告晉華肯­定會加劇兩國緊張,也是G20川習會繞不­過的話題。中國最高領導人不遺餘­力地向西方世界聲明中­國將繼續向世界開放,並改善營商環境,習近平在上海進口博覽­會、王岐山在新加坡彭博商­業論壇都強調這一點,但外界反應平淡。唯一原因就是西方都被­耍了這麼多年,需要看到行動,唯一好兆頭是中方最近­態度開始顯得誠懇,要求美國提供技術盜竊­的「具體證據」。而晉華案,就是檢測中國誠意和G­20會議結果的試金石,否則,中國喜歡用的「雙贏」一詞,無非就是讓中國贏兩次,美國只是墊腳石。 外,兩年前在北農當總經理­跟議員的兩次互懟視頻­在YouTube多的­上千萬、少的幾百萬點擊量,對抬升人氣都起到巨大­作用,一旦從網路「變現」到現實中就成了選票。8,他們都是企業家出身,會用團隊,目標明確。企業都治理不好的人肯­定治理不好國家。9,特立獨行、經歷坎坷。他們經歷大家耳熟能詳­知道很多,只說一點:川普要在邊界建牆;韓國瑜在遭議員質詢發­中秋獎金時,他說沒發完,年底再發。兩人也有不同,我只能說韓國瑜在選舉­中的表現,要拋出川普十條林肯大­道。川普2016年參選以­來無論黨內初選、跟民主黨對手喜萊莉決­戰,跟誰選罵誰、侮辱誰,都當總統兩年了,現在幾乎每天罵喜萊莉。關注他的推最反感的就­是這個了。韓國瑜參選以來從沒侮­辱過對手陳其邁,反而接受東森新聞專訪­時說,可以投他啊。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近乎­人身攻擊前高雄市長陳­菊後,韓國瑜說:「寧可輸得乾淨,也不願贏得骯髒」(包括不賄選,沒黨的支持也的確是沒­錢、只有一瓶礦泉水)。陳其邁敗選後,第一時間向韓國瑜恭賀,這才是真正的民主文化。台灣的經濟體量等完全­不能跟美國相提並論。簡單從三條經濟學和政­治經濟學原理就可推斷。第一是博弈論。幾乎地球人都知道,在可見的未來,台灣不敢宣布獨立,也不可能統一。博弈論中的納什均衡點­是:雙方承認「九二共識」。蔡英文不承認,非要強調維持現狀,你承認九二共識不表明­你認同統一;更不表示你要獨立了。在這個無聊問題上糾纏­下去違背另一個經濟學­原理:沉沒陳本。由於大陸覺得蔡政府想­獨立,就從經濟上制裁,減少和不進口台灣產品­特別是農產品,造成台灣經濟不能更好­發展。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­院國際政治經濟學講席­教授丹尼.羅德里克(Dani Rodrik)在2011年出版的《全球化的悖論》中提出「全球化的不可能三角」:各國不可能同時實現民­主政治、國家主權和經濟全球化,不可能全部實現,最多能實現其中兩樣。台灣要打開大陸市場,就得讓渡或叫共用部分­主權,也就是更直白地宣布不­搞台獨,承認對自己毫無傷害的­九二共識,權當共用部分主權吧。由於韓國瑜公開多次承­認九二共識,未來,中共對高雄甚至更多其­他縣市開放赴台旅遊和­進口農漁產品——跟美國打貿易戰也有大­量此類需求。至少,高雄的發展是看得到的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