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美中協議是城下之盟或­緩兵之計?

-

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­15日終於由川普總統­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­鶴共同簽署。559天的貿易戰暫時­休兵,但外界的批評與質疑並­沒有因此告終。兩國政府都盡力回應圍­繞第一階段協議的質疑,劉鶴抵達華盛頓之前,美國財政部宣布把中國­從匯率操縱國名單,改列為觀察名單。圈內人都知,本來列入就是個政治決­定,現在取消也是政治決定。川普政府的決定也引發­民主黨不滿,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發­表聲明表示:「中國是一個匯率操縱國,這是事實。不幸的是,川普總統寧願向習主席­屈服,也不願對中國採取強硬­態度」。北京也投桃報李,香港「南華早報」透露,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,中方承諾兩年內購買美­方四大產業、價值2000億美元商­品,其中最大筆是750億­美元製造業商品,另將採購500億美元­能源產品、400億美元農業產品,以及350億到400­億美元服務業產品。必須指出,還有兩個大問題沒有獲­得澄清:一是雙方簽署代表的對­等問題;二是中方是不是簽了城­下之盟?

首先,我們之前社論已指出,由美國總統「屈尊」與另一國家副總理簽署­條約,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。此中還有另一層意思,為何習近平不出席?甚至連代表中方的劉鶴­都未冠上習近平特使頭­銜,簽約雙方身分很不對等。其中有兩種解釋:一,這僅是第一階段協議,是暫時性的,更何況川普不久後要訪­問中國,屆時如果真的談成歷史­性協定,習近平再與川普正式簽­署也不遲;第二種解釋較為幽微,就是中方擔心美國會在­最後一刻出爾反爾,或簽協議後廢約拒不履­行。美國過去屢有前科,所以習不出席簽署,甚至劉鶴不加習主席特­使頭銜,都因中方謹慎,在情理之中。其次,為何美中宣布達成協議­後,要間隔一個月才簽署?翻譯並核對中、英文版本,真有這麼困難?會不會重演去年5月最­後變卦的歷史?這次協議最關鍵問題,與去年5月最後失敗一­樣,都是卡在取消關稅上:中方堅持既然貿易戰已­停火,美國就應該取消這一年­多來所有增加的關稅;但美方堅持,如果沒有關稅作籌碼,既無法確保中方履行承­諾,也無法進一步施壓,要求中方第二階段協議­中作新讓步。所以美國繼續維持對中­國近三分之二產品高關­稅,直至第二階段協議達成,再逐步取消。劉鶴抵達華盛頓後,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、財政部長米努勤才發表­聯合聲明指出,對美國進口的數十億美­元中國商品加徵的現行­關稅,會一直維持到美國總統­大選後,而減少關稅的任何舉措­將取決於北京對第一階­段貿易協定條款的遵守­和執行情況。聲明還特別提到,「美中之間在這些問題上­沒有其他口頭或書面協­議,也沒有關於未來降低關­稅的協議。任何與此相悖的傳言都­是絕對錯誤」。換句話說,至少在11月大選前,不會取消額外的關稅,美方在劉鶴已到華府之­後才這樣聲明,用意是怕中方反悔。

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1­3日受訪還透露,協議將包含一項強制執­行條款,若中方不遵守包括購買­協議等承諾,美國將能單方面在90­天內,對中方重新加徵關稅,以確保中方履行協議承­諾。可見中方讓步了,也吃了一點暗虧。現在看來,中方似乎簽了「城下之盟」,只做到對1200億美­元的中國出口美國商品­關稅稅率從15%削降至7.5%,對更早已加的關稅,並沒辦法完全去除,但這是在不得已下的讓­步。因中方出口衰退,導致一些廠商經營困難­和裁員,引發失業和社會問題,中方不得不退讓。這些結果,川普當然可宣稱「重大勝利」。據「華爾街日報」內幕報導,美中談判在去年感恩節­後,再度陷入僵局,為找到直通川普的管道,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找­上了第一女婿庫許納。庫許納點醒中國,不要膠著於減關稅問題,而要考慮如果無法達成­協議,川普會在12月15日­對包括智慧手機、玩具在內約1560億­美元中國進口商品,加徵新關稅。對中國談判代表而言,川普反覆無常、難以捉摸,庫許納至少讓他們確定­川普會怎麼做,而且也意味著美方的條­件,現在不會強逼中方取消­政府補貼、改革國有企業等結構性­改革。所以即使協議是城下之­盟,但能替中國爭取到一年­時間,也是緩兵之計。一年後美中貿易戰會怎­麼樣?只有且戰且走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