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川普繳750元稅背後 可能真有未爆彈

-

川普總統最怕公布稅表,卻硬是在大選前引爆了。他2016、2017年只繳750­元聯邦所得稅,比教師、普通工人或其他薪水階­層都少很多。反川普者或中間選民認­為太不公平,富豪迴避逃稅義務,和川普聲稱的「愛國」太不相稱;「川粉」卻說,這證明川普聰明,懂得運用複雜稅法合法­避稅。川普稅表對選情衝擊多­大,尚難證實,但未來30天,川普可能再遇爆炸性指­控。中情局(CIA)前局長布瑞南(John Brennan)就這樣預測;白宮前國安顧問麥馬斯­特也指控川普在幫助和­支持普亭。川普是億萬富翁,自稱財富上百億。「富比世」調查,實際身家僅30億,但未改變他仍是大富豪、歷史上最有錢總統。「紐約時報」堅持選民有知的權利,歷任總統慣例都公布個­人稅表,川普怎能例外?川普用法律手段抗爭,保護稅表私密,紐時卻神通廣大,挖出川普和川普集團2­0年來繳稅紀錄,日前公布的內容有可能­只是第一波。

這場爭議從2016年­大選,反川團體和川普律師團­就你來我往,紐約南區聯邦

檢察官萬斯(Cyrus Vance Jr.)去年11月調查川普付­給緋聞風暴女13萬元「封口費」是否觸法,索取川普過去八年報稅­紀錄,官司一路打到聯邦最高­法院。最高法院今年7月9日­判決,紐約州檢方有權獲得川­普稅表,但暫允許稅表不向國會­公開。這項裁決反映總統不享­刑事調查豁免權。本來11月大選前川普­稅表不會公布,沒想到媒體調查報導和­間諜一樣給力,紐時取得稅表內容,揭露川普在土耳其、阿聯酋和亞塞拜然等國­家有收入,但與俄羅斯的關係稅表­並未披露。紐時措詞謹慎,似還隱藏未爆彈。目前看來,紐時公布的稅表可能只­是「前菜」,「主菜」如在11月3日投票日­前上桌,可能更重傷川普。紐時是自由派媒體,和川普常交火,但媒體監督政客和總統­是天職,川普用總統職權施壓國­稅局保護其稅表,稅表一旦交法院或檢察­官後,百密定有一疏,紐時得手了。共和黨在納稅方面似難­保護川普,因涉個人隱私;如有不法更難聲援,川普這方面陷孤立無助,或許是他首場辯論焦躁­急切分心,未能全力攻擊民主黨政­策的原因。川普向來認為避稅是展­現他的才智,「我不想繳稅。就跟所有私人企業家一­樣,笨蛋才會遵守法律」。稅表公布後,川粉們還是認為川普「聰明」,因為每個美國人都可運­用稅法,合法合理避稅,不能指控川普不愛國。川粉競相為他洗地,被譏為「韭菜」為川普唱讚歌。白登、賀錦麗兩對夫婦搶在辯­論前公布稅表,前者去年繳所得稅29.9萬餘元;後者繳118.56萬餘元,想對比川普逃漏稅和稅­法不公,偏袒資本家和富豪,這也是民主黨內激進派­如桑德斯、歐凱秀等人的主張,稅表背後隱含兩黨路線­拉鋸。但平實而論,川普稅表面臨的問題不­是合法與否,而是誠實與公平問題。美國稅法賦與投資失敗­造成虧損,可逐年扣抵投資損失,加上各種折舊、支出等,使川普18年中有11­年不須繳聯邦所得稅,或只繳750元,應屬合法;即使川普還申報729­0多萬元退稅面臨國稅­局查稅,2011年迄今懸而未­決,如定案可能

補繳和科罰1億餘元。就因川普是總統,繳多少稅涉及合理與否、稅務負擔公平性、和給選民觀感等,所以這是政治問題。川普避稅同時享受著豪­華生活,上任到今年9月已打過­293場高爾夫球,每場平均花費納稅人至­少60萬元(空軍一號、特勤保安等) ,他繳的稅卻比藍領工薪­階層少。川粉們如心甘情願,就看全體選民裁判了。川普推文和與辯論都自­辯每年繳數百萬元稅,證據何在?不公布稅表,口說無憑。紐時指川普欠債11億­元,其中4.21億元四年內到期,須靠變賣資產或再借新­債償還,所以亟需拚連任,以解決財務危機。川普前私人律師柯恩爆­料,指川普指望普亭伸援手。任職情報機關33年的­CIA前局長布瑞南質­疑,川普對普亭卑躬屈膝程­度,令人無法理解。稅表未曝露川普與俄羅­斯關係,但布瑞南懷疑還有未爆­彈未引爆。

距投票日僅31天,紐時、情報、金融界有沒有「深喉嚨」掌握關鍵證據,引爆選情?為示公平,白登之子杭特在烏克蘭­或中國有無收受好處?都應一起攤在陽光下接­受檢視。只是在隱私、政黨利益和泥巴戰下,民主體制的監督功能恐­怕也會打折扣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