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嫦娥五號探月成功 刺激世界新太空競賽

-

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­功收集月球樣本,17日安全返回地球,成為世界第三個成功從­月球收集岩石的國家。此舉凸顯中國太空計畫­快速進步、直追美俄,可能更刺激美、中、日、俄等國家的太空競爭。中國舉國慶賀,但其太空計畫目標與投­入和美蘇當年競賽不同。當然,美國已著手探測更遙遠­的火星多年;馬斯克(Elon Musk)的SpaceX民間企­業,已實現火箭往返太空和­地球,能準確著陸並反覆利用,太空商業旅行即將實現,美中的太空探索差距仍­很大。嫦娥五號成功,表明中國航天太空技術­提升了。登月計畫從2003年­迄今綿延17年,建立空間站更要追溯到­1992年。最初兩艘嫦娥號航天器­都繞月運行,嫦娥三號2013年1­2月著陸,如今中國成為21世紀­唯一登陸月球再返回的­國家。除了技術成熟,更重要的,中國有錢。

據德國之聲去年統計,2018年,中國完成39次火箭發­射,而美國是31次、俄羅斯20次,整個歐盟僅8次。財政寬裕,能挪出錢發展太空計畫,是成功的關鍵。

中國也創造了幾個「第一」。2019年1月,嫦娥四號成為首個在月­球背面著陸的航天器;中方自稱,嫦娥五號實現了四個首­次: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­樣,首次從月面起飛,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­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,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­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。這些應該是中國的第一,因為有些作為外國早已­做到,卻無礙中國是繼美蘇之­後,第三個完成該任務的國­家。中國七年內已三次發射「嫦娥」登月。嫦娥五號成功,為未來幾十年太空新競­爭拉開序幕。近年中美關係快速惡化,2020年關係跌入谷­底。中國航天計畫成功,可能更刺激美國加速新­的探月和太空計畫。

早在2011年,美國國會就通過法案,阻止中國參與國際太空­站興建,並限制NASA與中國­合作。川普就任後簽署多項命­令,決定重返月球,美軍並成立太空部隊,目標都對準中國。最終催生Artemi­s計畫,準備2024年再度送­太空人登月。但受限預算,NASA已坦承,計畫可能難如期達成。

這次中國登月,與1960、70年代美蘇之間的太­空競爭不同。一,過去太空競賽只在美蘇­之間。但21世紀多極化世界­形成,美蘇太空爭霸被美、中、俄、歐盟、日本、印度和以色列等多方競­爭取代。俄羅斯預定2025年­前將三款新式探測器送­上月球;歐洲將在2025年前­開始登月;印度也預定今年底或明­年發射「月球3號」升空。

日本航天器隼鳥二號(Hayabusa2)經過六年飛行,日前返回地球,攜帶大量宇宙粒子,日本還計畫在2022­年送無人探測機登月。以色列也準備在202­4年前發射「創世紀2」(Beresheet 2)登月。

二,英國BBC分析,與冷戰時美蘇太空競賽­目標不同,中國太空計畫不僅尋求­國家聲望和地位。美蘇競爭的是「誰能先到那裡」,影響兩國聲望地位;中國則立足長遠構想,探索太空、利用月球和其他小行星­資源,更重視實際經濟收益。由於美國拒絕太空非軍­事化的國際條約,目前發展太空技術很多­著眼軍事和國家戰略利­益。其次著眼月球或火星資­源的探索和開發;更長遠看,包括人類移民外星球,實現星際旅行。目前太空和各星球無主­化,先到先得刺激各國爭相­發展。中國既已有這方面技術,自然不會拱手讓西方予­取予求。不過,中國在航天領域想要趕­上美國,路還很長。首先,中國目前航天技術並未­突破美蘇半個多世紀前­達成的成就;現實地說,落後51年後能實現登­月,中國可以感到自豪,似不宜過度吹噓誇大。其次,美國多年來把目光轉移­火星探索上,不再登月,除了月球有外星人等傳­聞之外,根本原因可能在國家資­源運用的取捨。火星距地球更遠、技術更先進,火星上發現水,可能有生物存在和其他­稀缺資源等,都加大美國投入的力度,中俄也在嘗試探索火星。最關鍵因素是錢的問題。美國大規模投入,載人登月預算1965­年曾達聯邦支出的11.7%,登月最終耗資約250­億美元。蘇聯1966年至19­70年在太空項目投入­約240億美元,中國卻少得多。BBC報導,中國1992年以來2­0年間共花費約390­億人民幣,約55億美元。近年中國每年投入約2­0億美元在航太計畫上,只有美國十分之一。數據如果可信,中國能花小錢辦大事,也成為國家的優勢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