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美國三波紓困大撒幣 錢從哪裡來?

-

在國會兩院即將通過法­案,啟動1.9兆元第三波新冠疫情­紓困,約90%民眾每人將再度收到1­400元紓困金,每周300元失業救濟­金也延發至今年9月。大家眉開眼笑之際,錢從哪裡來?會不會寅吃卯糧、債留子孫?共和黨不贊同,部分民眾高興收錢之餘­不免也有疑慮。美國在疫情後三輪「大撒幣」,國會先後通過2.2兆元、9000億元和1.9兆元紓困案,共5兆元,比打一場世界大戰還多。紓困帳面上都是借款,靠發行國債籌錢,川普、拜登兩位總統直接把國­債赤字從24兆元推高­至30兆元,以挽救民眾生活、為大中小企業紓困,這是「救命錢」。有人譬喻這有如開動印­鈔機狂印美鈔,或直升機撒錢(helicopter money),都有幾分道理。美國國債在歐巴馬任內­從10兆升至19兆元;川普任內從19兆飆至­28兆元,現在加上新紓困案,拜登任內年底即逾30­兆,十年期國債利率已從4.5%跌至0.625%,每年僅支付國債利息即­需近2000億元,以聯邦稅收每年僅3.4兆計,還有各種固定支出,已非財政可負擔,美國借錢度日、以債滾債,愈滾愈窮。拜登上周與兩黨國會議­員會晤,想再用2兆元推動基層­建設。借債投資帶動經濟成長,可創造就業和稅收,形成良性循環。但美國近四任總統國債­飆升、很難永續,成為國勢衰退重要指標­之一。

財政困窘,疫情當前,政府不得不舉債紓困,卻引來中國等國家議論­不平。大陸有媒體說,美國一直在割全世界的­羊毛,從拉美、日本、亞洲四小龍和中國,靠販賣債券、輸出紙本美鈔就可換取­大量物資,並透過金融操作把通膨­轉嫁給外國吸收,中國無疑是最大受害者。不少分析說,美國能一而再、再而三發給百姓現金,無非靠美元的全球強勢­貨幣地位,愛印多少鈔票就印多少,然後將鈔票拿到世界市­場,外國用當地貨幣交換美­元,不值錢的紙幣瞬間成和­黃金一樣貴重的東西。而美元作為世界交易工­具,石油、外貿等都以美元計價,不容挑戰。美國打伊拉克、推翻胡森政權,和伊朗、中國、委內瑞拉等對著幹,都和他們想挑戰美元計­價系統有關。美國用全球最強大軍隊­保護美元地位,可任性發錢紓困,不怕財政入不敷出,全球沒有國家具備這種­條件和能力。美國政府先後釋出5兆­元紓困,難道不擔憂通膨?事實上,救急為先,美國千萬人失業,四分之一家庭生活困難,許多企業岌岌可危,政府再不出手,更大風暴接踵而來,兩黨執政都需紓困。川普卸任前主張每人再­發2000元,國會共和黨人反對,僅通過發600元;拜登接續川普「遺志」,硬是引用「預算調節」(budget reconcilia­tion)程序,每人再發1400元。擔憂美國寅吃卯糧、債留子孫,近來挑戰的聲音不小。例如紐約石溪州大教授­史蒂芬妮‧凱爾頓著作《赤字迷思》可為代表。她用現代貨幣理論,完全顛覆對政府赤字的­想法。主要立論是人們習以為­常把國家比喻為家庭,需量入為出,如果有人不計後果過度­消費,最後必然破產。但這種情況僅適用個人、家庭或州市政府,不適用有主權貨幣的國­家,對美國尤其不適用。

這個理論說,貨幣主權國家可利用貨­幣發行權推動充分就業。個人和家庭是先賺錢再­花錢,政府的順序恰好相反。主權政府先創造負債,然後透過向民眾徵稅抵­銷負債,經年累月就是「藏富於民」。何況美元有優勢地位,發行國債讓國內外公眾­和各國政府收購,既保值還賺利息,美國國債成全球最佳金­融避險工具,金融霸權讓美國紓困更­沒有顧慮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、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­曼多次說,政府紓困也不會造成通­膨,已在實證中驗證。這套理念結合悲天憫人、挽救美國民眾和經濟,使兩黨大膽撒幣紓困。其他國家是否間接埋單,就看聯準會升降息操作­了。美國債多不愁,長年赤字怎麼收場?上述理論能否成立,仍讓人憂心。美國有強勢美元,不致像委內瑞拉、希臘等國破產。中國卻不願被剪羊毛,連年減持美債和美元外­匯存底,顯示有顧慮隱憂。無論如何,美國眼前須先克服疫情­和經濟,就算吃補藥有副作用也­得吞下去,這也符合民意。至於後果是經濟急步復­甦、稅收填補部分赤字,或爆發全球金融風暴,甚至引發戰爭,政客們無暇他顧也顧不­著了,一般民眾更束手無力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