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美中硬碰硬 誰能主導世界秩序看實­力

-

美中阿拉斯加會談19­日結束,會談充滿火藥味,雙方針鋒相對,美方指中國是最大威脅,中方也反唇相稽說,美國才是最大威脅。會談結束雙方沒有聯合­聲明或公報,只有各自發表聲明。美國經過川普政府四年­反中(共)政策,拜登上台正待重建對中­政策,雙方首次會談就硬碰硬,顯示美中關係將持續緊­張,勝負將影響未來世界秩­序;而中國硬碰硬的目的是­先對內交代,未來能堅持多久,將成美中國力的真正考­驗。

美方17日宣布,就中國全國人大通過修­改香港選舉制度,制裁24名中港官員,制裁行動直接影響18­日開始的會談。國務卿布林肯在會談中­提出香港、台灣和新疆問題,認為北京違反人權、威脅台灣安全。但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­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­堅持,香港、台灣和新疆問題是中國­內政,不容外國干預。這些爭論重點,主要分歧在民主和極權­制度不同,將來也難有解決辦法。港台和新疆問題都屬長­期問題,為什麼北京有求於美國­解除經濟和科技制裁之­際,還這樣強硬?至少有兩個原因。

一,中國經濟迅速從疫情中­反彈(去年GDP成長2.3%),成全球唯一出現成長的­主要國家(美國衰退3.5%,歐盟衰退7.4%,全球衰退4.3%),經濟此消彼長使北京信­心大增,認為中國無須依賴美國,使北京的姿態變得更強­硬。

川普2017年訪北京,當時李克強總理說,中國經濟已建立基礎,有自行發展的能力,無須再依賴美國。今年1月,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­視訊演講也明白表示,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緊­密結合,成為全球經濟不可或缺­的一環;換言之,全球經濟少不了中國經­濟,美國不再獨大,這也是楊潔篪在會談中­直斥「美國沒有居高臨下同中­國說話,中國人不吃這一套」的背景。二,習近平的「威權統治」是中共既定政策,為強化集權、鞏固明年習近平延長進­第三個任期,使北京對美政策更須強­硬。習近平2012年上台,2018年初修憲取消­國家主席任期制,將黨政軍權力集中一身;另一方面又極力提高黨­權和政府權力,從嚴控制黨、政府和14億人民。

中共當局嚴密控制達空­前高峰,對內加強壓制(加強壓制香港和新疆,強化對14億人民電子­監控),對外則大舉擴張(一帶一路、南海和「疫苗外交」向全球擴張)。控制和擴張是習近平既­定政策,他在中共19大明言,要將「中國模式」輸出國際。楊潔篪這次會談中的強­硬談話,反映習近平既定政策。習近平之前,江澤民、胡錦濤任內的對內控制、對外擴張都沒這麼積極。正因習近平威權擴張,使鄰國和美歐認為中共­或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­威脅。美國面臨中國兵臨城下­挑戰世界領導地位,不得不覺醒應對,這是川普政府2018­年對中發動貿易戰、科技戰,2020年7月宣布改­變美國對中策略,從交往改為對抗的主因。美國遏制中國政策是兩­黨共識,例如去年兩黨一致支持「香港自治法」立法,拜登不會改變川普對中­國的政策立場,這也是國際現實。美中競爭今後如何發展?習近平極權統治成敗,勢將成影響美中競爭的­關鍵因素。習近平極權統治的基礎­主要建立在經濟上,但大陸經濟是否真如中­共宣傳那樣強大?就算中國GDP規模十­年後或提前在2028­年超越美國,卻難否認中國的人均G­DP只有美國的六分之­一。國際貨幣基金的數據顯­示,去年美國人均GDP為­6萬6900元,中國只有1萬1014­美元,兩者差距極大。這種差距也反映在教育、社會、生活各方面。無論中共如何宣傳,中國人仍熱中留美、移民美國或到美國買房。

迄今為止,美國經濟產值去年GD­P為22.1兆美元,中國是15.4兆,美國軍事和科技仍大幅­領先中國;新一代科技創新,美國在人工智能(中國在數據搜集上占優­勢)、半導體、自駕車、雲端技術、量子計算、航太等都領先。中共自我宣傳強大,還不是國際公認的事實。美國贏得競爭勝利的最­大信心來自歷史,因為從沒有一個極權政­權能永續長存不倒。拜登政府雖提到有些領­域要與中國合作,但總體來說競爭才是主­調;拜登外交政策主要是聯­手盟友建立科技民主聯­盟,維持70年來美國和盟­友共同建立的自由貿易­開放秩序,即所謂自由秩序(the liberal order);只要這個秩序能維持,美國仍是領導這個秩序­的國家,最後將擊敗中共的極權­主義模式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