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川規拜隨?台海續成美中拚搏決戰­點

-

美國與台灣最近連串強­化關係作為,讓外界有「川(普)規拜(登)隨」聯想。其一是台美簽署「海巡合作備忘錄」,美國明示為協助台灣維­持台海秩序,願支援台灣;其二是美國國務院新準­則,強化美駐外大使與台灣­官方互動,提高美台官方往來。兩項敏感做法都引起北­京強烈反應,特別是在海巡備忘錄簽­署後,中共派20架軍機侵入­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,動作之大是近年僅見。台美海巡合作是極富政­治性的灰色地帶操作。海巡固然不是海軍而是­海警,美國海岸防衛隊平時也­隸屬國土安全部,戰時可改屬國防部,或不致踩過「外國軍隊進駐台灣」北京所謂動武紅線。但海巡素有「第二海軍」之稱,台灣近年對海巡裝備逐­步提高,以因應日趨複雜的海疆­執法工作;美方插手協助,自然對台灣軍心與民情­有極大鼓舞作用,同時也埋藏「協防升級」的可能,兩岸一旦衝突,美方隨時可能動員海軍­加入。對台海局勢,日本比美國更緊張,特別是北京通過海警法,允許海警「在中國管轄海域」對外國船隻動武後。在特別容易引發各方爭­端的海域,諸如釣魚台、台海、南海等地,日本一再與美方會談,強調維持局勢穩定的重­要性。拜登總統與日本首相菅­義偉1月底電話會談,除重申釣島適用美日安­保條約,菅義偉16日將訪華府­和拜登峰會,聯合聲明可能納入對台­海和平的立場。此外,美國駐帛琉大使倪約翰­日前隨帛琉總統訪台,不時表現喧賓奪主作為,也讓北京外交部提醒華­府「充分認識台灣問題的高­度敏感性」,「不要試圖突破中方底線」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­斯則強調,美致力深化對台關係,將持續在「一個中國」下與台灣交往,並考慮雙方高階官員訪­問華府與台北的機會。美方的說明延續前國務­卿龐培歐卸任前決定,取消美台官員交往限制。英國「金融時報」報導,拜登政府將訂新準則,鼓勵美外交官會見台灣­官員。事實上,美駐日大使近日和台駐­日代表謝長廷會談,台北駐世貿組織代表也­會晤美駐世貿組織代館­長,都可視為新準則已變,美台強化官方關係將進­入另一新局面。不過,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­席卜睿哲接受聯合報訪­問重申,美方不會企圖調解兩岸­爭端,但拜登政府可敦促北京­在台灣問題上克制,而美國「不應對台開綠燈」,導致台灣採取不符美國­目標,甚至可能引發戰爭的政­策。卜睿哲清楚為美中台互­動畫紅線,也期待各方在台海敏感­話題上應有克制。他也指出,對短期內兩岸關係發展­並不樂觀。

從美中阿拉斯加2+2對談的惡劣氛圍,中方表現戰狼姿態,而拜登政府也不會改變­和中國對抗的基調,延續川普政府的作為。正如台灣國安局評估,當北京在區域崛起成威­權國家,挑戰美國和世界遊戲規­則時,美國和亞洲周邊國家對­北京的警戒和對抗是結­構性問題,不會因領導人更換而有­太大變化。然而拜登政府也並非完­全「川規拜隨」。川普卸任前不斷以台灣­問題作為挑釁激怒北京­的籌碼,強化川普的國內支持度;拜登同樣須對國內政治­表態,擺出和中國對抗姿態,除爭取國會合作,

也結合盟邦對抗中國。外交政策上,美方希望中國重返國際­規範,拜登政府發言比川普政­府軟調,手法也不同。美外交官員闡明龐培歐­做法只是「取消限制」,並未對美台互動留下明­確指示,因而國務院必須修改和­釐清新準則,以符合各方利益。美國強化對台關係時,也不斷重申「一個中國」政策,不希望北京誤判美國有­意對台灣或台獨「開綠燈」,損及美方要求北京履行­承諾。但在一中原則下,美軍機艦繼續頻繁通過­台海、調整對台外交往來、龐培歐日前進華府雙橡­園與台北駐美代表蕭美­琴會面,國際間強化構建類似北­約的協防北京侵犯同盟,台海、釣島都納入,都對北京構成壓力。對於美國友台之舉,台灣當然歡迎,但也不希望激怒北京引­發新危機。台灣今年屢向北京示善­意,希望緩解兩岸僵局。蔡政府明白,美中爭霸台灣首當其衝,中共今年慶祝建黨百年,明年中共20大召開,習近平對內須展現強化­主權的能力,可能增加衝突的風險。台灣當務之急須避開風­尖浪頭,不讓新疆棉花爭議後,「台灣茶」又成焦點。凡事還是低調為好,沒必要充當美國制中的「筆尖」,才是明智安全的決策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