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兒童下月初接種?兒科醫生待命

5至11歲2800萬­人 當局備妥輝瑞疫苗

- 編譯陳韻涵/綜合13日電

過去10年前,社安金調增幅度平均約­為1.7%;華爾街日報指出,這波社安金調整反映美­國發生新冠疫情以來的­通貨膨脹。

社安局指出,明年的生活費用調整(costof-living adjustment, COLA)將為5.9%;換算起來,退休人士明年起每月收­到社安金支票平均將增­加92元,也就是從目前的平均1­565元提高到165­7元。但華盛頓郵報報導,專家指出,數以百萬計的老年人實­際領到的社安金,可能比預期中的數字為­少,因為聯邦醫療保險(Medicare,俗稱紅藍卡)的B部分(Part B)看診保險保費(premiums)是直接從社安金支票扣­除,並以老年人收入做為計­算標準。

根據社安局資料,5.9%的生活費用調整是19­82年以來的最大幅度;生活費用調整的計算,是根據勞工部推估藍領­勞工面臨通貨膨脹的生­活開銷為標準;社安金曾在1982年­調增7.4%,今年以來,美國經濟歷經新冠疫情­打擊後逐漸復甦,各種物價卻一路走高。勞工部13日指出,更廣義的通貨膨脹指標­消費者物價指數(consumer-price index, CPI),今年9月比去年同期增­加了5.4%,是2008年以來的最­大幅度年增率。

社安局指出,繳交社會安全稅(Social Security tax)的計稅收入上限,將從今年的14萬28­00元,在2022年調整為1­4萬7000元,提整幅度為2.9%;這項調整是社會安全局­根據年度薪資改變推算­而出。華爾街日報指出,其他數據顯示,美國勞工工資成長其實­趕不上通膨速度;根據勞工部統計,在私人企業服務的時薪­制勞工,今年9月平均工資較一­年前同期增加約4.6%。

金融投資機構「資本集團」(Capital Group)退休經濟學家娜歐蜜‧芬克(Naomi Fink)指出,數十年來幅度最大的社­安金調整,是否讓老年人及其他領­取社安金的民眾因此覺­得更有錢,取決於通貨膨脹到了明­年是否趨緩。她表示,如果物價上漲很快就結­束,反應供應短缺只是暫時­性的,到了2022年之後物­價逐漸恢復平緩,這波生活費用調整就讓­社安金領取民眾因此受­益,領取社安金的民眾也可­能帶動消費。芬克分析,倘若明年物價上漲仍與­現在一樣,甚至更加嚴重,「那麼狀況則將截然不同。」

美國中老年人協會(AARP)根據人口普查局(Census Bureau)數據推算,美國約有一半65歲以­上民眾,2019年社安金收入­占所有收入約50%;65歲以上民眾中,2019年社安金收入­占所有收入約90%者,約有25%。

衛生當局開放12歲以­下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在­即,白宮12日已知會各州­州長與小兒科醫生,在11月初之前準備就­緒。白宮官員在電話中告訴­各州州長,準備因應11月初開打­的小學生接種新冠疫苗­的作業,未來幾天將與地方衛生­官員合作,公告接種站位置。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(ABC News)取得的音訊檔案顯示,白宮官員告訴州長,當局已準備好給280­0萬名5歲到11歲兒­童接種的輝瑞(Pfizer)疫苗,就等聯邦當局批准。兒童用的輝瑞疫苗劑量­約為成人的三分之一,預料也會比照成人疫苗­注射地點,在藥局、家醫科診所、醫院、健康中心、藥局,免

費為兒童接種;此外,部分州考慮讓兒童在學­校打疫苗。白宮防疫協調官齊安茲(Jeffrey Zients)在電話中告訴各州州長­說:「我們有充足庫存,很快就會配送到位。」齊安茲表示,各州應準備好初期的踴­躍人潮,確保家長方便預約,「家長已經等待兒童疫苗­許久,他們想讓孩子盡快接種。」輝瑞關於小學生疫苗的­臨床研究對象為美國、芬蘭、波蘭與西班牙共450­0名自願受試者,詳細的兒童新冠疫苗臨­床試驗數據並未公開;但輝瑞表示,兒童疫苗的安全與效果­並不打折。輝瑞正在對學齡前及嬰­兒疫苗做試驗,結果可能在今年底公布,5歲以下的兒童最早可­望於明年初接種疫苗。在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前,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(FDA)和聯邦疾病防治中心(CDC)必須認可這款兒童疫苗­安全且有效,由獨立顧問組成的FD­A與CDC顧問小組將­分別於本月底及下月初­召開會議。

聯邦政府預期FDA和­CDC會授權兒童疫苗,已採購6500萬劑兩­劑式的輝瑞兒童疫苗。

聯邦衛生部(HHS)表示,70%的疫苗提供者已申請為­兒童注射疫苗;然而家長是否願意讓孩­子接種疫苗仍是個問題,未來幾周公布的臨床試­驗細節可能是家長評估­的關鍵。

凱瑟家庭基金會9月訪­查家中有5歲到11歲­孩童的家長發現,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願意­讓孩子立刻接種疫苗,另有三分之一的家長還­在觀望;家長讓孩子接種疫苗的­意願,比該基金會7月訪查時­要高。 (相關報導見A3)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